-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谷文昌:让好家风永不褪色.doc
谷文昌:让好家风永不褪色
记者近日在福建省东山县蹲点调研了解到,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尽管已去世34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当地基层干部认为,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
清白持家 子女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顾
谷文昌对待子女一贯严格,甚至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他的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子女”争取”。
1976年,谷文昌的小儿子谷豫东高中毕业,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当时谷文昌夫妇已经是花甲之年,子女都不在身边,按照政策可以留一个子女在身边工作。
谷豫东向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边,谷文昌沉默许久,还是劝他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谷文昌说:“我是领导干部,不能向组织开口给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
谷豫东说:“遇到工作调动、个人待遇提升等关口,我们也曾多次向父亲求助,但他的回答永远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靠着我的关系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
“人很老实,说话轻言细语,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能吃苦,下乡睡地铺,没有一丁点儿千金小姐的脾气。”谈起昔日的同事、谷文昌的大女儿谷哲慧,东山县铜陵镇71岁的老人陈炳文仍然印象深刻。
1963年,谷哲慧高中毕业进了县财政科当临时工。陈炳文说:“几个月后才知道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我们都以为她在临时工岗位只是锻炼锻炼,很快就会转正、提干,没想到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她用了15年。”
1964年,谷文昌调到福州任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要将谷哲慧转为正式工,随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坚决不同意,他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此后,谷哲慧还有多次机会转正,都被谷文昌“叫停”,直到1979年才转正。
谷文昌身边的工作人员潘进福、朱财茂说:“谷书记公私分明,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牟利,他的5个孩子都是自食其力,没有沾过父亲的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
目前,除了小儿子谷豫东在漳州市中山公园服务中心担任一名普通员工,谷文昌的其他4个子女都已退休:大女儿谷哲慧、三女儿谷哲芬到退休时都只是副主任科员,大儿子谷豫闽退休时是厦门检验检疫局调研员,四女儿谷哲英退休时是漳州市工商局的一般职工。
“简朴清贫、为民奉献是最大的家教”
谷哲芬说:“父亲很少说教,也没留下什么家书、家训,他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展现的。”
谷文昌和妻子史英萍都是出身贫苦农家,在党的培养下成为国家干部。他们一生都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本色,简朴持家,不看重物质上的享受。
谷豫东说:“父母一辈子清贫、朴素,家里从没置办过什么值钱的家具,从河南到东山、福州、宁化、漳州,父母的行囊永远都只是两个樟木箱子,里面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和生活用品。”
谷豫东告诉记者,在东山工作时,家里甚至没有饭桌,吃饭就在县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里人只能端着碗在屋檐下吃饭。
在子女的记忆中,小时候一周见不到父亲几次。谷哲芬说:“早上起床时他已经出门了,晚上睡觉时还没回来,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在乡下。”
解放初期东山县风沙肆虐,气候恶劣,谷文昌全身心扑在了带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上。谷文昌的警卫员潘进程说:“谷书记起早摸黑,废寝忘食,下乡时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吃的是喂猪的厚叶菜,晚上睡在群众家里,在地板上铺上稻草就打地铺,有时一住就是好几天。”
谷豫东说:“有时父亲好不容易在家,仍然不时有群众找上门来反映困难,父亲总是热情接待,还经常留困难群众吃饭。没有多余口粮,家人就得饿肚子,有时看着群众吃饭,我们几个孩子都会流口水。”
受谷文昌影响,他的子女从来都把自己看作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吃苦耐劳,生活简朴,真诚待人。
东山陈城镇72岁村民陈志英是谷豫闽的初中同学,几十年来,两位老同学一直保持交往。他说:“豫闽待人真诚,心地善良,一生朴素、节俭,到老了住的房子也不大,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家具。”
谷文昌的爱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来到东山,当时是县民政科科长,1952年转薪时定为行政18级,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职务、工资级别都没有提升过。
谷文昌去世后,史英萍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省吃俭用之余热心公益。7年多时间里,她从微薄的离休金中挤出两万元资助了18位特困大学生。
让好家风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传家宝”
在东山,清明时节“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已经成为风俗。谷文昌纪念馆工作人员林秋华告诉记者,清明前后,来这里祭拜谷文昌的群众平均每天在百人左右。
谷文昌身边的多位干部群众在受访时说,谷文昌去世后,子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玩“躲猫猫”碰到“高压线”.doc
- 环保部东盟中心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doc
- 环保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专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doc
- 甘肃两当县委书记梁英:心中有民在路上.doc
-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轮训.doc
- 甘肃临夏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轮训.doc
- 甘肃临夏市以“四个着力”确保专题教育有序推进.doc
- 甘肃兰州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声有色.doc
- 甘肃嘉峪关市委常委会以学促干边学边改.doc
- 甘肃天水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序推进.doc
- 贫困县小康攻坚的“一线总指挥”——记广东新丰县委书记陈俊林.doc
- 贯彻从严要求当看务实干事.doc
- 贵州以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形式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doc
- 贵州大力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落细落实.doc
- 贵州望谟县“点、线、面”结合提升组织工作水平.doc
- 贵州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部分地方单位党委(党组)问题清单摘登(一).doc
- 贵州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部分地方单位党委(党组)问题清单摘登(二).doc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省“三严三实”专题党课精神.doc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三严三实”专题党课.doc
- 贵州省凯里市“四字诀”抓好“三严三实”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