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说教材.ppt
一、说教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夕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的名句。在本课中,着重让学生认识古筝,了解古筝,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展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古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渔舟唱晚》乐曲的分析和 感受。 二、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互动教学、快乐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精心导入, 激发兴趣 (二)现场演奏,了解古筝 河南筝 河南筝,指的是筝乐“九派”之一,有“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之称。从《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相当普遍的发展。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早就流行着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 山东筝 山东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手法。山东筝曲富有刚劲、优美、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恰似山东人淳朴憨厚,热情爽朗,粗犷豪放的性格。曹植有诗曰:“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生动刻画出当时古筝艺术盛行的景况。近代山东筝曲根据地方说唱、民间小调改变乐曲。它结构精炼简洁,节奏富于变化,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并运用简洁有效的手法,使作品在民间风味中散发出时代气息。做为中国筝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筝,是全国有影响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优秀的山东筝曲代表了古筝早期艺术的成熟和发展。 潮州筝 潮州筝,“茫茫九派中国筝”史上重要一派,以柔美、细腻、擅受而著称向来为古筝界同仁所喜爱,流传甚广。 客家筝 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它是在晋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中原一带人民多次南迁带来了古朴的“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跟当地的音乐、语言、习俗相结合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当地人称之为客家音乐,或外江弦、儒家乐,多在广东东部地区包括梅县、惠阳、韶关等部分地区流行,此外在赣南、闽西南、潮汕、台湾以及国外有华裔的地方也很流行。 浙江筝 远在唐宋时期,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即是浙江筝。近代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在民间“丝竹乐”“杭滩”中使用。远在唐宋时期,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即是浙江筝。近代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在民间“丝竹乐”“杭滩”中使用。 内蒙筝 蒙古筝,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其结构、定弦法、演奏风格均区别于汉族古筝。 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两种。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一带流传,因其年代久远,所以在当地牧民中影响很大。一般二根弦筝用于宫廷或庙堂,十根弦筝流传在民间,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 (三) 创设情境,赏析音乐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2、整体感知,分析乐曲 整体感知,分析乐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简单介绍民族乐曲在国际上的影响,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文化。 *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和弹奏古筝的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民族音 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这一部分分为三个环节) 1、视听结合,欣赏乐曲 视听结合,欣赏乐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docx VIP
- 2025云南怒江供电局招聘短期项目制用工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教程.doc VIP
- 肢体恶性骨肿瘤HIFU治疗 PPT课件.ppt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指南.doc VIP
- 2025曲靖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甲状腺射频消融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上海市16区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听力部分汇编(附14区听力音频)含答案与文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