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刘勇年月.ppt

浅谈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刘勇年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刘勇年月.ppt

浅谈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刘 勇 2011年5月 问题的提出: 报纸、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应当模范地严格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人们缺乏对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的重视,一方面由于现代汉语规范化自身的客观原因,对一些字、词的用法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致使很多报纸、杂志出现不少不规范的字、词,甚至错别字,这应当引起我们采编人员的高度重视。 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曾针对当时报刊上语言文字不合规范、语病过多的现象,专门发表社论,提出了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而奋斗的口号,并在报上连载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供大家学习,以便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变报刊语言混乱的状况。 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向党的高级干部提出“注意写文章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还要讲文法。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17页)之后,他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又提出批评,“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时十分爱好党八股,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他要求:“我们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同志注意这件事,向作者提出写生动和通顺的文章的要求,并且自己动手帮作者修改文章。”(《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按语,《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98-249页) 5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毛泽东同志所批评过的写文章不讲究语法、修辞和逻辑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甚至颇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几乎都可以找到一些语句不通、用词不当、错别字、乱用标点符号等毛病,地方小报这样,即使一些全国牲的中央大报也不例外,这种状况实在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内容结构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一些做法 三、新闻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 四、提高新闻媒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对策 五、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新闻媒体编辑的要求 六、校报编辑在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作用 七、新闻媒体语言文字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理论篇: 实务篇: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一)新闻媒体(以报纸为着眼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报纸的语言文字是否规范,是衡量报纸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报纸文字规范,有利于准确阐明编辑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的观点 报纸文字规范,有利于向读者准确地传播新闻信息,这也是对读者尊重的应有之义 文字差错很多的报纸,不可能在读者中建立起威信来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高校校报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语言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领域的语言文字应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高校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 当前的高校语言文字工作并非尽如人意,大学生语文意识缺失,“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十分严重 校报是语言文字应用的传播媒体,语言文字应用得正确与否、规范与否,对广大师生、读者、作者以及全社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对于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一些做法 二、我国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一些做法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以政令的形式对文字进行了全国规模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专门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的学术讨论会 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整理和简化汉字,先后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用理表》《汉字简化方案》《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明确了现代汉字科学、统一的规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在拨乱反正的同时,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1992年12月,江泽民同志关于语言文字工作谈了三点意见,其中有“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化字”。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从而确定了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 三、新闻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 三、新闻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目前各种传媒的新闻用语很不理想 方言词、外来语、错别字以至各类语病充斥报纸、荧屏,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各级各地报刊及广播、电视中时有所见,就是中央一级传媒也很难避免。 在大量发行的、影响很大的书籍、报刊中,甚至在党和政府所发的一些红头文件中,也常常出现有错别字、繁体字和有语法错误的病句 有人说,目前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