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GB 包装饮用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GB 包装饮用水.ppt

解读GB19298-2014 包装饮用水 罗聪彪 二O一五年四月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2014年12月24发布 2015年05月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内 容 一、修订的背景 二、修改的内容 三、颁布实施时间 四、实施后的设想 一、GB19298修订背景 1、GB 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及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都是国家标准清理整顿范围; 2、市场包装水品种多、执行标准乱; 如纯净水、蒸馏水、天然水、山泉水、 天然泉水、天然净水、淡泉水、富氧水 、活化水、离子水、功能水、能量水 、弱碱水、磁化水、矿物质水 、小分子团水等等。 执行标准:有国家标准、国家卫生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多头管理、标准混乱 由于国家政策、法律和监管体制不稳定,造成国家多头管理的乱象;又由于包装水执行标准又多又乱造成。 4、行业内讧、媒体炒作 最有代表性的是纯净水、山泉之争。 国家卫计委《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由浙江省卫生监督所牵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对GB 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及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进行修订。 二、修改的内容 本标准与GB19298—2003、GB17324—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9项)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定义; ———修改了原料要求;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理化指标;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修改了检验方法; ———增加了标签标识的规定。 1、修改了标准名称 将GB 19298及GB 17324合并,并将标准命名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瓶装/包装饮用水(通用标准》标准名称内容,不包括天然矿泉水。 也就是说本标准范围包括除饮用天然矿泉水外的所有包装饮用水类别。 2、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Stan 227-2001的适用范围,将本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人类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 3、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制定了包装饮用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定义。 包装饮用水: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 饮用纯净水:以符合3.1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 其他饮用水: 一、符合3.1.2、3.1.3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仅允许通过脱气、曝气、倾析、过滤、臭氧化作用或紫外线消毒杀菌过程等有限的处理方法,不改变水的基本物理化学特征的自然来源饮用水。 二、以符合3.1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经适当的加工处理,可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香料或者其他食品配料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 4、修改了原料要求 1. 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2. 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地表水、地下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 5749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要求,其食品加工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来自于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采用地表水为水源时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的要求; 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时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要求。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 在易污染的范围内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对水源的化学、微生物和物理品质造成任何污染或外部影响。 5、修改了感官要求 1) 感官要求 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地下水、地表水)为生产用源水的“自然来源饮用水”的色度可能会比其他饮用水高,故参照GB 5749-2006及GB 8537-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制定适用于该类水的感官要求。 其他各类包装饮用水的各项感官要求均参照GB 19298-2003、GB 17324-2003、GB 17323-1998《饮用纯净水标准》和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感官指标要求制定。 6、修改了理化指标 由于已对包装饮用水的原料用水规定了理化指标要求,因此在制定包装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