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下斜肌切断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研究.pdf
解剖与临床 2011年 2月第 16卷第 1期 AnatomyandClinics,Feb.2011,Vo1.16No.1 71
头下斜肌切断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研究
AnatomicStudyonGreaterOccipitalNerveNeuralgiaTreatedbyCuttingObliquUSCapi-
tisInferior
田云虎 刘亚 王学文 刘文华 陈雪英
作者单位:261031 山东潍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作者简介:田云虎 (1966一),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脊柱外科、创伤
通信作者:田云虎,E—mail:tianyunhugk@163.eom
【摘要】 目的:探讨枕大神经的走行及其与头下斜肌的关系,为枕大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
剖学依据。方法:对 15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枕大神经的走行 ,分别测量头下斜肌切断前后颈
部中立位 、后伸30。位 、前屈30。位、前屈60。位时枕大神经长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颈部
处中立位时,枕大神经的张力适中;后伸 30。位时,枕大神经相对松弛,张力下降;前屈3O。位和前屈60。
位时,枕大神经的第2段的长度分别为(5.63±0.05)mm和(6.03±0.06)mm。头下斜肌切断后,颈椎
中立位,枕大神经的第 1弯曲无明显上移 ;后伸30。位时,枕大神经的第 1弯曲也无上移 ;前屈3O。位及
60。位时,枕大神经的第 1弯曲分别上移(0.21±0.02)mm和(0.31±0.02)mm。结论 :切断头下斜肌可
使枕大神经第2段长度增加 ,第一弯曲上移 ,颈椎前屈时枕大神经移动度增大并松弛,避免了头下斜肌
对枕大神经的压迫刺激。
【关键词】 枕大神经;头下斜肌;松解术;解剖学
doi: 10.3969/j.issn.1671—7163.2011.01.024
【中图分类号】 R322.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7163(2011)01-0071-03
枕大神经痛是以其分布区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 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要表现的疾病,主要症状为枕部和颅后部麻木、疼痛 2一结果
以及头颈活动受限¨J。引起枕大神经痛的原因很 2.1 枕大神经的走行与分段
多,枕大神经行径的任一部位出现病变,都会引起枕 枕大神经是 c 神经的后支发出的,走行弯曲,
大神经痛。本文通过对 l5例成人尸体标本的枕大 由2个弯曲和3段构成(图2)。第 1段 (P1):枕大
神经走行及其与头下斜肌的关系进行解剖研究,探 神经 自C 神经后支发出后先行向外下方,到达头下
讨头下斜肌切断术对治疗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 斜肌下缘,绕过或穿过头下斜肌并形成第 1个弯曲
和临床意义 。 (A1);第2段 (P2):枕大神经向内上方走行,穿过
1 材料与方法 头半棘肌,由下到上、由深到浅,形成第 2个弯曲
1.1标本的解剖观测 (A2),见图3;第 3段(P3):枕大神经向外上行于头
取 15例 30侧经 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部 半棘肌和斜方肌之间,最后穿出斜方肌腱膜到皮下,
标本。由浅至深按层次解剖,观察枕大神经的行程 分成5组分支,各分支呈放射状分布于枕顶部皮肤,
分布,枕大神经绕过头下斜肌处所形成的弯曲,注意 左右侧枕大神经分布对称。
有无枕大神经穿经头下斜肌的解剖变异。 2.2 枕大神经与头下斜肌的关系
应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O1mm)分别测量颈部 头下斜肌起 自枢椎的棘突止于寰椎的后 弓,呈
中立位、后伸 30。位、前屈 3O。位、前屈60。位时枕大 锥状。大多数枕大神经是绕过头下斜肌的下缘形成
神经第2段长度,即头下斜肌下缘至头半棘肌问枕 第 1个弯曲(图4)。但有少数枕大神经是通过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