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pdf
玉 米 科 学 (): ,
()!( + !+_!# !\ ‘1OL;BS 1M YB?F: /2?:;2:Q
文章编号:!#$%’()*+$ !+$+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
! !
梁文科 ,戚廷香 ,徐尚忠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 !!( (- .
摘 要:介绍了单倍体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的概况,特别是在玉米育种中,对如何获得单倍体,如何进行单
倍体的鉴别和加倍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0123 及其衍生的几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评述了单倍体技术在
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育种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4
!#$% ’() *+,-,.’+,/( /0 123-/,)4 5%+6/) ,( 57,.% 8%%),($
!( ( !
56478 9:;$3: =6 ?;@$A?B;@ CD /EB;@$FE1;@
,!- !#$%’ ()* +, %- ./%0 1))#$2 340 /%5)4)#6 789:%; ;/$28#8/’ =$5)/$#*6 ?8: )+G HE?;BI
(- .%##% @))/2: 3#$#8#) %- .A-.
9:+2;+J KL?:M ?;0L1NO20?1; PBQ RL:Q:;0:N 1; 0E: RL1@L:QQ:Q B;N BRRS?2B0?1; 1M EBRS1?NT U:0E1N ?; 2L1R
VL::N?;@- WQR:2?BSST ?; UB?F: B;N QOUUBL?F:N E1P 01 1V0B?; B EBRS1?N B;N E1P 01 UB3: ?0 N?RS1?N?FB0?1;- 4;N BSQ1
RL:Q:;0:N Q1U: ?;NO2:L S?;:Q N:L?X:N ML1U Q0123 - E: 21UU:;0 BV1O0 0E: MO0OL: O0?S?FB0?1; 1M EBRS1?NT 0:2E;1S1@T
?; UB?F: VL::N?;@ PBQ RL1R1Q:N-
=4 /?J YB?F:I ZBL0E:;1@:;:Q?QI [BRS1?N ?;NO2?;@ S?;:QI KL::N?;@
人们很早就产生了在作物育种中利用单倍体技 子的选择,并可缩短自交系的选育年限,提高育种
术的思想,但是,实践的过程是漫长的,这是因为有 效率。
两个限制因素:一是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单倍体育
! 关于单倍体的几个基本问题
种材料;二是单倍体二倍体化时的困难。随着单倍体
现象的深入研究和科技进步,这些限制因素被最大 单倍性,EBRS1?N* 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中出现体细
限度地克服了,形成了一种新的育种思路——
—分解 胞只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 的变异 刘大均,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