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章丘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研究.pdf
第38卷第2期 气象与环境科学 V01.38No.2
2015年5月 andEnvironmentalSciences Mav.2015
Meteorological
济南章丘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研究
邱 粲,王 静,王栋成,董旭光,李 娟
(山东省气候中心,济南250031)
摘 要:基于章丘气象站2004_2009年实测资料,研究了当地大气边界层风向、风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
利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的曲线参数估计法,探讨了符合章丘实际的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及其数学函
数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地区大气边界层盛行风向为ssw,且呈现随高度增加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特征;风速变化
m和350—1500
特征在10一300 m不同高度层存在显著差异,春、夏、秋季和年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指数曲线拟合
结果总体好于幂函数曲线,而冬季则相反;气温变化特征四季基本一致,近地面层存在逆温现象,冬季逆温目数最
多;逆温强度冬半年的大于夏半年的。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拟合
中图分类号:P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48(2015)02—0036—06
章丘气象站2004—2009年的地面及探空资料进行统
引 言
计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自近地面10m高度层至
1500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 m高度层的大气边界层风向、风速、气温的时
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与郊 空分布特征,并采用sPsS17.0的曲线参数估计法,
区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变化规律的观测与研究有利 探讨了符合章丘实际的风速随高度变化拟合曲线及
于揭示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参数对空气污染 其数学函数关系。
物聚积和扩散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提高空气质量预
1 资料来源
报的精度,改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优化城市布局
提供科学依据‘1。5。。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有 本文所用章丘探空气象站观测资料根据中国气
很多的研究。1999年,Dupont等¨。就采用冬季巴黎象局《高空气象探测规范》进行取值,采用中国气象
边界层探测试验资料对导致城市热岛加强和污染增 局下发的GFE(L)I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数据处理
加的大气边界层演变过程和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
1500
卞林根等¨一利用系留艇探空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冬 m高度的每50m层的风速、气温资料(见表
季温度和风廓线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根据加密探 1)。
空资料,谷良雷等‘7o研究了藏北高原地区夏季典型 对近地面10m高度的风速,本研究以章丘国家
晴天与阴天风温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刘小红 基本气象站10m高度的每日4次定时观测记录统
等¨3分析了北京地区一次特大强风过程边界层结 计结果替代。章丘国家基本气象站2007年气象探
构特征。本研究选取济南章丘作为研究主体,利用 测环境综合评分为94.4分,气象探测环境良好。
表1 章丘站采用资料详细信息
收稿日期:2014—08一14;修订日期:2014一12—3l
基金项目:山东省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sDQxz05)资助
作者简介:邱粲(1982一),女,山东济南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气候应用分析和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填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初探.pdf
-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若干问题探讨.pdf
-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pdf
- 增强“三感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永州市国土资源局落实“主体责任”的实践与探索.pdf
- 夏末秋初南海18°+N断面混合层结构特征分析.pdf
- 多方引导扶持农村坑塘分类治理改造.pdf
- 大数据理念在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共享中的应用研究.pdf
- 大连凌水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与种类组成.pdf
- 大连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估与对策建议.pdf
- 大连渔人码头海洋特色文化消费空间形成机制分析.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