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pdfVIP

广东省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pdf

.- — — 336--——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1期 柯常亮,王增焕,李刘冬,等.广东省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1(1):336~338 广东省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 柯常亮,王增焕,李刘冬,林 钦,古小莉,陈洁文,王许诺,吕晓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流沙湾是广东省重要的贝类养殖区,有近5O年的贝类养殖史。为了解流沙湾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现状, 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和研究。依照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和GB18668--2002((海洋 沉积物质量》等,运用质量指数法,首次评价了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并对环境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显示,流沙湾 贝类养殖区在春季和秋季海水质量为清洁等级,夏季和冬季海水质量为较清洁等级;沉积物质量均为清洁等级。虽然 流沙湾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总体 良好,但是也受到个别环境因子的污染。石油类为贝类养殖区主要的污染物质 ,四季 中贝类养殖区海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养殖区也时有出现,夏季和秋季尤为明显。 关键词: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9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1—0336—03 贝类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 (1号 站 :109。5826.10 E,20。2325.90”N;2号 站 : 2008年渔业部 门统计 ,贝类养殖面积 791938hm。,约 占海 109。5328.51”E,20。2450.82”N;3号站 :109。5356.32”E, 水养殖总面积的59.5%,产量为 9938377t,约 占总产量的 20。2907.00”N)。依据季节变化,分别于2009年2月 20日 76.O%。然而,大规模的贝类养殖会给贝类养殖生态环境造 (春季)、6月2日(夏季)、8月21日(秋季)和 11月20日(冬 成影响 j,可能引起 自身污染。蒋 曾杰等研究发现大规模 季)4个航次采集流沙湾贝类养殖区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 的贝类养殖可使海水潮流流速降低,导致养殖环境沉积速率 样品。 的改变和影响养殖系统内的氧气交换,使环境缺氧 。贝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在养殖环境中沉降,不但增 依据 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的规定,采集、处 加环境氧气的消耗量,而且可能导致富营养化 。因此 ,掌 理分析贝类养殖海域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其中pH值和 握养殖环境质量现状对保证贝类健康养殖非常重要。 溶解氧(DO)在采样现场用YSI566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检测。 流沙湾位于雷州半岛西面,湾形呈葫芦状,湾腰部有沙嘴 1.3 评价因子 将港湾分成内港与外港两部分,为典型的台地溺谷湾。整个 海水环境以pH值、DO、化学耗氧量 (COD)、无机氮 海湾面积约70km ,水深5~20m,内港底质多为砾石和沙, (IN)、活性磷酸盐(PO “一P)、汞 (Hg)、砷 (As)、铜(Cu)、铅 外港底质以淤泥为主。由于 自然条件和避风条件 良好 ,自20 (Pb)、锌(zn)、镉 (Cd)、总铬 (Cr)、石油、大肠菌群等因子进 世纪60年代人工孵化珍珠贝苗获得成功后 ,流沙湾海域开始 行质量评价。沉积环境 以Hg、As、Cu、Pb、Zn、Cd、Cr、石油、大 出现大规模的珍珠贝人工养殖 ;80年代海湾扇贝的引种成 肠菌群等因子进行质量评价 。 功,开始出现扇贝的规模化吊养。迄今为止,流沙湾贝类养殖 1.4 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已有近50年历史。目前,流沙湾已被列为贝类现代产业体系 水质评价以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作为评价 重要的研究海湾之一。然而,针对流沙湾贝类养殖环境现状 依据 ,此标准未涉及的环境因子以GB309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9号书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