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mswuli20160625001353dcsh.doc-目录.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1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12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16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22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29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44 工程数学教学大纲 51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59 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 64 低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69 数字与逻辑电路教学大纲 76 微机原理I教学大纲 83 Matlab教学大纲 89 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大纲 95 微机原理II教学大纲 101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106 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 114 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119 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128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3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139 电视机原理教学大纲 146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152 Visual Basic编程技术教学大纲 159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166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教学大纲 171 微波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76 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181 数据采集与处理教学大纲 188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96 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198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200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 202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4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7 数字与逻辑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9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编号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教学的基础。它是理工类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论证的自身完美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其它学科(特别是理工科)重要的基础工具。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工类学科必需的如下内容:矢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学;矢量分析与场论;幂级数与傅立叶级数;微分方程等。 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数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学生在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就开始开设的课程之一。它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保证专业课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风。 3、培养学生具有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五、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37学时,8学分,每周4学时。 六、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应着重概念、思维逻辑方法的讲述,定理、公式的提出着重讲解意义、论证的思路及其几何解释和应用。要精讲多练, 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学阅读或进行讨论式教学。 3、注意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重视教学互动;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作业批改和辅导答疑。 七、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与作业占20%,期中考试(闭卷)占10%。 期末考试:闭卷笔答,成绩占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上、下册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 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上、下册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以上教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二)参考书目 詹瑞清,卢海敏????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章第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能熟练地进行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明确导数存在与函数连续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 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教师应侧重对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求导方法的讲授。同时多布置习题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段函数的求导是本章的难点,教师应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授。 教学重点: 计算函数的导数和微分。 教学时数:10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导数概念 一、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 二、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第二节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第三节 反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反函数的导数 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四节 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 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 一、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 二、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 第五节 高阶导数 第六节 隐函数的导数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导数 相关变化率 一、隐函数的导数 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导数 三、相关变化率 第七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几何意义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第八节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明确微分中值定理的内容及其几何意义;能将一些初等函数展开为泰勒公式;会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凹凸区间及拐点、曲线的渐近线等;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即误差估计、求最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