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模拟性能评估.docVIP

IPCC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模拟性能评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孙 颖 丁一汇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 文中使用多种观测资料和分类的方法评估了IPCC AR4(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气候模式(亦称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gram 3, CMIP3)对东亚夏季风降水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在评估的19个模式中,有9个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中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场,但仅有3个模式(第1类模式)可以较好地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作出模拟,这3个模式是:GFDL-CM2.0、MIROC3.2(hires)和MIROC3.2(medres),其中模式GFDL-CM2.0具有最好的模拟性能。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大部分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变化模拟能力的缺乏是因为这些模式没有抓住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的主要动力和热力学机制,即东亚地区在过去所出现的大范围对流层变冷和变干。而第1类模式由于较好地再现了东亚地区垂直速度场(动力学因子)和水汽场(热力学因子)的变化特征,因此较好地模拟出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本文的评估清楚地表明,当选择不同模式进行集合时,模式对某一研究变量的模拟性能好坏极大地影响了集合的结果。当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在一起进行集合时,所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实的观测结果。就特定的研究变量而言,这种集合更加优于将可得到的所有模式进行集合。这说明,虽然多模式集合一般优于单个模式的结果,但应考虑使参与集合的模式对所研究变量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关键词:气候模式,东亚夏季风,模式评估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973项目(2006CB403604)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03A01)。 作者简介:孙颖,主要从事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Email: sunying@cma.gov.cn 2008-02-20收稿,2008-04-15改回. 中图法分类号 P435 P462.4 +1 Validation of IPCC AR4 climate models in simulating interdecadal change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UN Ying DING Yihui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Observations from several data centers together with a categoriz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PCC AR4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models performance in simulating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monsoon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Out of 19 models under examination, 9 can relatively well reproduce the 1979-1999 mean June-July-August (JJA)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 but only 3 (Category 1 models) can capture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 These 3 models are: GFDL-CM2.0, MIROC3.2 (hires) and MIROC3.2 (medres), among which the GFDLCM2.0 gives the best performance. The reason for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most models in simulating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terdecadal variation lies in that the key dynamic and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s behind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hange are missed by the models, e.g., the large-sc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