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训练:《中国古代经济》1.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训练:《中国古代经济》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训练:《中国古代经济》1.doc

学科:历史 专题:中国古代经济2013新题赏析 题1: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 ) 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 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 ) 居民仍有宗法观念铸造业兴盛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居民重视风水 A. B. C. D. 题7: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 ——李斯《谏逐客书》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 (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A 解析:宋代时我国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时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扩大,民间麻的种植量大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数据“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分析,体现了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A项不符合题干现象,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题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朱元璋减轻商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一条鞭法”的推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这些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资金、劳动力、市场,故A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分析。采用排除法,BC与明初的阶段特征不符,D与材料不符。题意是说初实行特别重农抑商政策,间接促进了长途贩运发展,而地处西北的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迅速崛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均田制分配给老男、残疾、寡妻妾等无劳动能力者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其生活,可见这是百姓的养老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梁氏因祖庙门前明堂狭隘,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所以将炉房迁移他处。从材料祖庙、香炉可以判断与祭祀有关,所以正确;“多建铸造炉房”说明正确。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的原因来看,与风水有关,故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雇佣关系,故不正确,排除含选项。 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