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自然农业创始人赵汉珪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国自然农业创始人赵汉珪的故事.doc

韩国自然农业创始人赵汉珪的故事 我生于农村,从小就和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14岁那年“六?二五”战争爆发。在硝烟弥漫的日子里,我加入了故乡水原的农村青年俱乐部。正是当年的这一举动,造就了今日的我。我虽然在战乱之中连中学都没有念,但坚持自学,终于在26岁时考上了水原农林高等学校,29岁那年毕业。 一、背离现实的教学内容令我大失所望 当时我一边经营奶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一边上学念书。可是念着念着,我却感到学校所传授的农业和畜牧知识完全脱离了农村的实际,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久而久之,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竟然交了白卷。 我是多么想上学呀,这迟到的学习机会,对我来说又是多么来之不易!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当我意识到学校所传授的农学完全脱离农村现实的时候,其失落感是不可名状的。 失望之余,我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念头,决心亲手办一家农场试试。于是我找来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垦出十町步(每町步相当于一公顷)的荒山,办起了华南协业农场。 在经营协业农场的同时,为了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我曾参加过农业改良俱乐部和生活改善俱乐部等组织。通过这些活动,我开始一步一步地投入到实质性的农业活动中。 二、东渡扶桑六十余次,潜心研究日本农业 这一期间,我幸运地有了一次学习日本先进农业的机会,那是1965年韩日协定签订之前的事。当时,日本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奥运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农业领域,正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旨在粮食增产的各项重要政策得到深入贯彻。日本的农业发展水平叫我非常羡慕。 可是,我也看到了可怕的另一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了农村的年轻人才正渐渐地涌入城市。可当时的日本也并没有想到,他们的农村会变成现在这样后继无人,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小伙子因找不到配偶而苦恼抑郁。 想到日本的现实一定会影响和波及到韩国的农村,因此,我决心学习日本农业。 为了了解日本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学习日本的农业政策,我先后访问日本六十多次,从北海道到冲绳,实地考察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乃至消费者的厨房。我还考察过其他好多国家。通过考察访问,基本弄清了在亚洲东部地域存在的很多类似问题。 在多次访问日本的过程中,我有幸遇见了三位日本导师,受三位导师的深刻影响和启发,孕育了今天的自然农业。但令我至今遗憾的是三位导师均已过世,未能亲聆教诲,我是从诸位导师的著作中学到的。 这三位导师在日本各自独立从事过农业研究和实践,对农业有自己的见解,是探索农业的先导者。我之所以拜他们为师,是因为想研究具有日本本土特点而有别于一般的农业。 1、 山岸已代藏先生——卓越的观察力 最先遇到的导师是创建山岸会的山岸先生。山岸先生并不是理论家,但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家,更是一位心胸宽阔并充满爱心的农业先导者。即便是养鸡,他也要把尊重鸡的基本权力放在首位。先生谆谆教诲我们,要想在养鸡业获得成功,精神要先行于技术及经营。 先生洞察自然,教诲后辈尤其严格,先生的“非见勿行,非行勿言”这句名言,对于我们以农业为生的后辈,在今天也是崇高的实践格言。也就是说,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是保障农业本身的客观前提。特别是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有关养鸡、养猪等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已有效地活用在韩国自然农业中。 2、 柴田欣志先生——活用酵素和微生物 第二位导师就是著有《酵素法之本意》一书的柴田欣志先生。1965年10月,经龟井夫人介绍,我拜访了家住谦仓的柴田欣志先生的夫人,通过柴田欣志先生夫人的详细介绍和说明,我慢慢地领悟到了先生深奥的自然观、酵素和微生物世界。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盛行旨在粮食增产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域资源的时期,有很多农户积极参与了最大限度地活用土著微生物和土著酵素的实践活动。据说酵素农业方法这个词也是柴田欣志先生最先使用的。先生的宅前有块农田,农田中间盖有一间十坪(每坪合3.3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小房是专门制造和保管酵素用的。 据柴田欣志先生夫人讲,柴田家原来是做面包的,由于先生被医生诊断为患肺结核,便关了小店,搬到山里烧炭去了。有一天,不知是梦还是虚幻,听到了“清晨起来后,吃向东生长的枝或草里最先被阳光照射的芽。”的话。 柴田欣志先生按照这个提示进行了尝试,结果身体渐渐得到了恢复,再一次检查身体时,发现结核病被治好了。抱着好奇和试一试的想法,先生采集了芽的汁液用在做面包上,结果面不仅发酵得好,而且面包的味道也香,从此面包店便兴旺起来。 我在访问时,亲眼看到喷施这种液体的农作物在茁壮成长,纤弱的树枝也发出新芽。将这种液体洒到厕所里还能灭蛆,还能使快要腐烂的鱼停止腐烂。 进入十多坪大小的酵素室,能看到摆着很多装满酵素液的杉木桶,室内可以闻到馨香宜人的酵素味。先生的夫人告诉我说:“树木中精气最强的是杉树,果实则要数木通。”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韩国,我曾无数次地实践酵素的使用方法。现在,很多会

文档评论(0)

zhimin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