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适用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5.1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VIP

浙江地区适用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5.1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地区适用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5.1 第一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略梳理作者的游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历姑苏台,作者颇有兴致。但文章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却有“不禁三叹”“怅然者久之”之语。作者所叹为何?“怅然者久之”的原因又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对作品思路的理解和把握。梳理作者游踪,要依据文中表明空间变化的词语,筛选整合信息作答,比如“自胥江泛舟”“从山北下”等。 第2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评价。需抓住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感情的词句,加以概括。 答案:1.作者从胥江乘船出发,出日晖桥,过横塘,在距离木渎二里左右的地方经过两座小桥后抵达姑苏台下。而后乘竹轿登山,后登上山顶,访姑苏台旧址。自山北下山,过云庵。后乘船而返。 2.置身姑苏台,作者油然而起怀古之情,但“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当年吴越争霸中夫差获胜的盛况与而今其遗迹不可知不可寻,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不由使人生发世事沧桑的今昔之慨。 此番游历,是在任职苏州四年后才实现的。文章起笔就表达了对姑苏台的向往,而游览古迹,其子宋至却因北上应试而未能同行,作者为此感到遗憾,故又“怅然者久之”。 附【译文】 我再次到苏州任职将近四年了,一直想去游赏姑苏台却没有实现。 丙子五月二十四日,雨后,我们乘小船从胥江出了日晖桥。看到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满身都是泥土,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的劳作特别辛苦。小船缓缓地过了横塘,两岸群山郁郁青青,一片浓绿。不到木渎二里左右,我们由别的水港过了两座小桥,就到了姑苏台下了。姑苏台山还抵不上虎丘山高,远远望去,仅仅是一座荒凉的小土丘罢了。 我们下船乘上了竹轿,沿着山脚向东走,渐渐地看见了村 落。(只见)竹树茂盛,稻田相互交错犹如锦绣。山腰上的小 赤壁,水石颇为幽静,仿佛是虎丘剑池。道路两旁生长着矮松 和荆棘,栀子花点缀在这些植物之间,就好像星星点点的残 雪,香气扑鼻而来。当时已经正午了,赤日炎炎,热气蒸腾, 跟随的人都气喘流汗。我兴致更加高涨,撩起衣襟,鼓足勇 气,如猿猱跳跃似的轻松而上。登上山顶,(只见)黄沙平坦 宽广,南北有十丈多长,东西几丈宽,相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 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我的朋友汪钝 翁在《记》(《姑苏台记》)中写道:“一块中间穿孔的方 石,相传是吴王用来插旗的。”又记载:“矮松寿藤,好像是一二百年的植物。”现在都没有了。只看见那太湖波涛翻涌,似有掀开天幕吞陷太阳的气势,七十二座山峰在这广阔的天空与湖水之间忽隐忽现。环望穹隆、灵岩、尧峰等高山,它们一一在胥台左右显现出它们的奇特。而(吴王夫差当年企图)称霸的事业消散埋没终成泡影,绝代美人西施也掩埋于黄土之下,想探问吴王夫差的遗迹,但山中没有能说清楚的人,不禁再三感叹。 从山北下来,到了云庵。庵小,有泉石,和尚贫寒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他们舀取泉水煮茶来招待(客人)。山中刚采的杨梅,我们买了一筐,大家都饱吃一顿,还带着剩余的回到了船中。当时已近黄昏,吃完饭以后,乘着风坐着小船慢慢回去。 陪侍游赏的,有幼子宋筠、孙子宋韦金、外孙侯晸。六天前,儿子宋至正好北上应试去了,不能与我们一起游览。我赋诗纪事,惆怅了很久。 (八)(2011·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小品,回答问题。 吴 士 (明)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 孙、吴①。遇元季乱,张士诚②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 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 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 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 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 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 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③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④,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兵法。” (选自《逊志斋本〈卷六〉》,有删节) 【注】①孙、吴:指春秋时军事家孙武和战国时军事家吴起。②张士诚:元末起义军首领,曾建国号为“周”,后被朱元璋击败,被俘自杀。③李曹公:朱元璋的大将李文忠,封曹国公。④格:抵敌。 1.赏析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与开文之句“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首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