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陶瓷文化系列.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釉陶发展脉络及馆藏举要 北魏釉陶彩绘俑 山西大同出土 波斯三彩碗 8~9世纪 黄釉绿彩四系罐 北齐武平七年(576年)濮阳李云墓出土    辽三彩海棠口牡丹纹盘    明珐华花鸟纹罐    奈良三彩五口瓶 高36.2厘米 8世纪 奈良市药师寺东院出土    唐渤海三彩三足带盖熏炉    唐三彩载乐驼 高56.2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统一新罗中期三彩高足杯 全罗南道出土    元“大元国至大元年”款 牡丹龙纹陶胎琉璃炉    元琉璃胡人进宝建筑饰件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脊刹前   西安 杜文   中国古代釉陶是我们既很熟悉又存在大量未知面的一个古陶瓷品种。釉陶起源早、普及广,其巅峰作品即为唐三彩。至今釉陶还以建筑琉璃等形式传承并沁入我们的生活。由于陶瓷界对釉陶的研究和收藏集中在唐三彩和明清时期的珐华、琉璃上,而对汉代到北朝时期的釉陶、宋金时期的三彩与釉陶研究重视不够,少有专著和图录集中介绍釉陶在中国的发展和工艺、艺术特色。   釉陶诞生于西汉,盛于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笔者仅择要略述其发展脉略。   釉陶在中国的产生与工艺源头之争   从目前考古收获和存世实物看,釉陶最早以铅釉陶的形式出现在中国汉代。而对其工艺来源,至今说法仍不统一。   在低温铅釉陶器出现以前,中国陶器存在以漆绘涂饰的装饰手法。另据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实物,在西汉初期曾出现过以锡在陶器表面装饰的工艺。   多数学者认为汉代的铅釉陶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商代开始到西周时期的早期青瓷是以氧化钙为助熔剂,而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加之战国时已经掌握了把铅变为碱性碳酸铅的技术用于制造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因此认为汉代低温铅釉陶器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   综观釉陶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历史,在陶器上施加低温釉并非最早出现在中国。叶喆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一书认为:“这种碱金属硅酸釉埃及早已发明,但长时期没有传到埃及国外。自从混入含铅物质变成容易熔化的釉后,再逐渐扩散到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西亚一带”,并认为我国的铅釉是经西域传来的。日本三上次男认为:“后汉时期,出现了和前期毫无关系的以铜和铁作为呈色料的铅绿釉、褐色釉陶器,这是与前面叙述过的产生于罗马领地东地中海沿岸的绿色、褐色罗马系陶器一样,当考虑到在中国制造出这一类的陶器时,那时以印度洋作为中继站的西方罗马领地和东方中国之间已经有了通商关系,中国绿褐釉的技术可能是由罗马领地传入的结果。”   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就生产出碱釉釉陶,公元前2000年埃及新王朝时期烧造出青釉下用锰的紫色描绘花纹陶器,公元2世纪,地中海沿岸在陶器上以铅为助熔剂的铅釉陶器流行,以铜绿、铅褐、锰紫色釉陶器为罗马人所喜爱。   与海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汉代铅釉由西亚传来不同,国内学者以往多倾向釉陶工艺是我国在汉代自身产生的。其实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来自西亚和西域的文化对汉代也曾产生了一定影响,西汉时期突然出现的釉陶技艺与西亚釉陶工艺应该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   釉陶在北朝至明清时期的演变   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铜釉陶器,最早出现在关中地区,其工艺后来向甘肃、河北甚至江西等南方地区传播,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西汉釉陶多为以铁为呈色剂的黄褐色釉,西汉末到新莽时期出现褐黄及绿色的复色釉陶,到了东汉铅釉色调则以绿色为主流。   两汉釉陶胎质为红陶胎,由于烧成温度低,铅釉陶器用于墓葬明器,包括除了生活用器造型的釉陶制品,还有大量的工具、建筑类模型和俑类。由于地下水和埋藏环境影响,出土后多有铅质析出的现象,在绿釉上比较明显,使得汉代绿釉陶器表面常有一种特殊的银色光泽,俗称“银釉”,这种陶器是比较名贵的汉陶收藏品种。汉代釉陶中复色釉陶以河南济源、陕西宝鸡、陕北富县等一带较为集中,装饰上有模仿汉代漆器之处。另外河南地区东汉出土的大型望楼等建筑模型、南阳地区出土的大型釉陶狗都堪称代表性产品。东汉釉陶中的各式望楼、陂塘、仓囷、厕圈造型逼真,各式人物、动物俑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三国到两晋时期,曾一度兴盛的中原釉陶制作由于战争频仍、社会凋敝、统治者倡导薄葬而衰落。另外南方地区随着青瓷制作兴盛也影响到釉陶的烧造。   到南北朝时期,在十六国晚期有极少量产品。随着政权逐渐统一,釉陶烧造有所回升,北魏时期釉陶烧造数量较大,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大量红陶瓷胎质釉陶动物和人物俑可为代表,并配合以彩绘工艺。近年西安长安区韦曲和咸阳发掘的北魏时期纪年墓中也出土有黄褐色釉陶的俑类。   北朝时期还将釉陶工艺引入建筑,开始烧造釉陶建筑饰件。另外色泽褐黄、青绿的釉陶器皿和俑类,在河北与河南交界的安阳、磁县一带都有出土。   北齐时期,一种使用白色高岭土胎质(北方俗称为“坩子土”)的釉陶新品种出现,并在浅淡的铅釉上随意涂抹色釉条带装饰。出土这种

文档评论(0)

ltt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