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新大学传播学第九章涵化理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新大学传播学第九章涵化理论.ppt

涵化理論 (潛化理論) 羅13章;Griffin, Ch. 27 沈默螺旋 世新口傳 傳播理論與方法 涵化理論相關研究 涵化理論與議題設定理論(里程碑第 11 章): 暴力是一種議題,可看出議題設定、建構的軌跡 兩種研究皆注重負面效果 涵化:暴力、犯罪、色情 對傳播學生的意義 涵化理論的相關背景 媒介恐慌 (media panic)? 1930s 佩恩基金會的電影研究 1950s Dr. Wertham 的漫畫研究 1960-70s 葛本納的電視研究 社會學習論的觀察模仿 vs. 行為科學的「刺激-反應」(里程碑第11章p. 312; 324-6, 羅 p. 345) 媒介促發 (Media Priming) 1967 文化指標大計 (The Cultural Index Project) 涵化理論的背景 1967 文化指標大計 (The Cultural Index Project): Gerbner 接受詹森總統的委託,進行逐年研究。 建制過程分析 (institutional process analysis) 組織流程與訊息產製 (BBC?, P. 333) 訊息系統分析 (Message system analysis) 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 電視的影音符號世界,迥異於日常生活世界 收看電視暴力節目和暴力行為間確有關聯 涵化理論 主要概念: 長期持續收看電視,對閱聽人的世界觀會有雖外但測量得出來的影響 電視看得愈多,愈相信人情澆薄、人心險惡。 卑鄙世界症候群 (Mean World Syndrome) (p. 384) 電視是當代社會的說書人,提供社會現況的描述,教導是非善惡、輕重緩急的準則。(傳統社會:ex. 宗教。Griffin, p. 380) 涵化理論 主要概念: 電視是當代社會的說書人 電視「說」些什麼?暴力! (p. 380-1) 有時又稱作涵化假設 the cultivation hypothesis) 或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 Gerbner 如何進行研究? * 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 黃金時段的內容分析 「電視世界」的特色如何? 質量兼顧(里程碑 p. 320) 電視業界看法(里程碑 p. 320-3) 商營電視的必然? 暴力指數(the violence index), p. 381) 何謂「戲劇暴力」 (dramatic violence, Griffin, p.381) 定義是否恰當 ? (p. 381) 電視觀眾的全國調查 (p. 383-4) 按觀賞量區分閱聽眾: 針對其真實世界的感知,進行調查 (Griffin, p. 384) Gerbner 如何進行研究? 計算涵化效果 (比對短時間閱聽者與長期閱聽者之間回答問卷的比例) 總體影響:不出所料,顯出收視和觀點間的關聯 族群分析:Mainstreaming 主流效果、Resonance 共振效果 主流效果:不同年齡、教育程度、性別、種族,但觀賞時間量相近的閱聽人,都顯出相似的世界觀 電視是 broadcast, radio則是narrowcast 電視傾向於中產階級世界觀和道德觀 共振效果:在某些族群(例如女性, p. 382圖)中,電視內容和個人真實生活經驗之間有共振效果,於是擴大了涵化作用。 (Griffin, p. 384-386; 羅,p. 327) 批評與回答 涵化假設或涵化理論? (p. 386) 有問題:暴力的定義、選來作內容分析的節目、把所有節目混為一談、電視答案皆一致的假設、按每日收視時數畫分輕重程度的閱聽… 涵化理論聽來言之成理,但難以證實(里程碑第11章, p. 311): 未能解釋所有的資料: 科學方法上的瑕疵: 批評與回答 文化視野 vs. 方法操練 (Griffin, p. 386) 講究詳細精確,固然可以強化分析,卻通常會導致見樹不見林,徒然失落了整個研究的真正社會意義。 經過了廿年,我們建議研究者擱置無謂的爭論,認真思索電視的社會角色… Morgan Shanahan 對消費主權說、民粹式節目趨勢的批判 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 Morgan Shanahan 混合研究 80 個相關研究的統計資料: 相關係數:+0.91 Gerbner 與文化環境運動 1991年:成立文化環境運動 (p. 388) 一個孩子到了12歲大,就已在螢幕上看過 8000個謀殺了。 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提出新的藍圖,而在於完全廢除已有的藍圖。別光是哀聲歎氣,要行動大計! Our aim is not a new blueprint, but to do away w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