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岩土锚固与边坡工程
设计题目: 边坡锚杆挡墙设计
院 系: 河海学院
专 业: 地质工程
年 级: 2010级一班
姓 名: 林弟涛
指导教师: 赖勇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2013年 12月 31 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
1.1任务由来?
该高切坡位于大昌镇政府北西侧约200m处,当地政府于2005年因修建移民迁建房人工开挖形成的,为岩土质高切坡,坡高5.5m~23.0m,该高切坡物质组成为上土下岩高切坡(即岩土质),高切坡区岩体较破碎,表层风化裂隙较发育,多数呈碎块状,第四系土层厚度0.50m~3.10m,土体均匀性较差,下伏基岩主要为灰岩,局部夹泥灰岩,因此组成坡体的岩石为软硬交替产出,加之差异性风化作用,裂隙发育地段将产生掉块而逐步形成凹岩腔,使上部岩体失去支撑,一旦卸荷裂隙贯通,高切坡坡顶局部岩、土体将沿贯通裂隙面产生掉块、崩塌。由于该高切坡为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切坡坡角,因此其破坏模式主要为沿结构面产生顺层滑移。坡脚为在建移民迁建房及移民迁建区街道,因此高切坡所处位置较重要,如果该切坡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在风化裂隙及卸荷裂隙共同作用下将沿裂隙面或破裂面产生掉块、崩塌,不仅直接威胁到150名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同时危及移民小区街道上的行人及车辆安全,直接经济损失可达600万元。
1.2 目的、任务
1.2.1 目的
由于该高切边坡、不稳定坡迹象明显,危害严重,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该高切坡在风化裂隙及卸荷裂隙共同作用下将沿裂隙面或破裂面产生掉块、崩塌,不仅直接威胁到150名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同时危及移民小区街道上的行人及车辆安全,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治理工程的推荐方案,对症下药,提出针对各类地质灾害点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对边坡治理工程分项结构进行计算、并绘制结构设计详图和编写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①确定坡特征,防治范围、目标及标准;
防治工作的结构设计;
防治实施效果预测;
提出工程施工组织及工程监测设计方案;
监控治理工程和治理后的坡动态,检测治理效果,为今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本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岩土工程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 许强 李天斌
1.2.5水文地质条件
高切坡防护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潜水,区内无岩溶地下水。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较薄,不足以富集丰富的地下水,因此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出。松散堆松层以下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的灰岩夹泥灰岩,该地层泥灰岩为隔水层,而灰岩为相对含水层,地下水主要以风化裂隙潜水的形式富集存在于基岩裂隙之中,但其含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贯通性影响较大,由于区内岩体较破碎,其流量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沿贯通裂隙面向地势低洼处排出。区内无地下水出露。
3.3 人类工程活动
该高切坡是当地政府于2005年因修建移民迁建房人工开挖形成的,为岩土质高切坡,坡高5.5m~23.0m,故勘察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3.4 不良地质现象
该高切坡自2005年4月开挖形成以来,由于岩体较破碎,加之风化裂隙及卸荷裂隙切割,高切坡坡顶局部地段已出现小规模的掉块、崩塌现象,其余地段未见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及岩溶等不育地质现象。
4 高切坡特征及稳定性计算
4.1 高切坡地质特征
4.1.1 高切坡形态特征
该高切坡坡顶高程:223.00m~238.60m,坡脚高程:215.60m~217.50m,高切坡长158m,坡高5.5m~23.0m,坡面面积3224m2,坡向180°,坡角60°~70°,局部可达80°。
4.1.2 高切坡的物质组成
高切坡防护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3段,其岩性详见表2。
表2 高切坡岩性一览表
地质时代 地层代号 岩性描述 第四系全新统 人工素填土 Q4ml 黄褐色,主要由泥灰岩、灰岩块、碎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块石粒径202mm~968mm,碎石粒径4mm~196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