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鸭长明的隐者境界_以_方丈记_为中心.pdf

浅论鸭长明的隐者境界_以_方丈记_为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鸭长明的隐者境界_以_方丈记_为中心.pdf

赵海涛 () 摘要 中原有安学习弹奏琵琶。人过中年后,鸭长明开始活跃于当时和 歌界,并有和歌作品被选入《千载和歌集》(1187)、《正治二 年院第二度百首》(1200),1201年后鸟羽天皇任命鸭长明为寄 人(和歌专门作家),在和歌所(和歌专门创作机构)从事和歌 创作。在这里,有幸结识了藤原定家(《新古今和歌集》编者之 一)、藤原家隆,由此鸭长明进入了人生的空前高峰时期。因为 后鸟羽天皇的赏识,推举鸭长明担任下贺茂神社的祢宜(神社中 关键词 主管祭神的官职,依次为神主、祢宜、祝等),但遭同族人鸭佑 兼反对未能上任,鸭长明万念俱灰遁世出家,法号莲胤,时年50 日语中的“隐者”指的是在佛教思想“无常观”的影响下, 岁。随后鸭长明遁出隐居至洛北大原(今京都北郊),历经五个 远离尘嚣,遁迹山野,修身养性,从山水自然中探求人生情趣的 春秋。最后移住日野山(现京都伏见区,法界寺附近),建立方 人。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一个战乱频仍和天灾迭起的时 丈之庵,至死不复出。 代,贵族阶级逐渐淡出特权阶层,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 《方丈记》成书于1212年,是鸭长明隐遁在日野山中感悟 这样不安定的时代,人们只好求安定于宗教,因而隐者辈出。心 人生的随笔。全书三十七段,从成书结构上来看,分为序章、早 向空门的人,以及对混乱至极的政治社会感到失望的人,强化了 年人生经历、隐居生活和老来悟道四大部分。序章部分点题性诉 自己的厌世观,便舍弃世俗生活,或云游各地,或入住进山野草 说人生无常,用流水、泡沫、房屋、露落花残来象征性的提示人 庵,经营各自的精神生活,追求安宁的内心世界。这些隐者中知 生的苦恼和无常。在第二部分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中,用写实的 识分子居多,也不乏政治上失意的贵族,他们身居草庵,从事随 笔触描述了安元大火(1177)、治承旋风(1180)、福原迁都 笔和日记等文学创作,被称作“隐者文学”、“草庵文学”或者 (1180)、养和饥馑(1181-1182)、元历大地震(1185)等天 “自照文学”。其主要文学基调是佛教的无常观与无拘无束的自 灾人祸,折射出种种不可思议的无常世相。第三部分作者将笔锋 由诉求。 由社会现实转向内心世界,这是通过“都市的生活”一段来连接 在考察日本上代文学(公元一世纪到平安京迁都的794 年) 和统一上下文的。表示了对世相的悲叹和对弱者的同情,从而完 经过以贵族文学为特色的中古文学(794-1192),进而到中世 成向方丈庵隐者生活自述的过渡。接下来是出家遁世的缘由、方 文学(1192-1603)的发展轨迹时,“隐者文学”的思想与创作 丈庵的隐居生活,细细的咀嚼内心的烦恼、人生的苦涩、四季的 态度,在文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隐者文学”的代表作主 情趣、艺术的三昧,直率的袒露心扉,道出自己的情怀和志向, 要有《方丈记》(1212)、《闲居友》(1222,作者不详)、 赞美隐者之乐,独居之妙味,颇具风雅的文人气质。最后一部分 《徒然草》(1331,吉田兼好)等。鸭长明的随笔《方丈记》描 作者对自己闲寂的生活又产生了一种反省心理。他常思索着内心 写了天灾人祸的惨状、自己遁入日野山闲寂的隐者生活与对人生 的矛盾和追求,为自己能否安居贫贱生活而苦恼,这种内心苦闷 的哲思,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厌世思想与佛教无常观。这与鸭 的告白不单纯是乱世中的无常感叹,也不单是安于闲寂隐居的消 长明之前的人生阅历和对于“隐者”之精神内涵的不断跨越是分 极处世哲学。作者的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却终究难以摆脱就此了 不开的。 却余生的宿命。 一 二 鸭长明(1155-1216),平安末期的日本歌人、歌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