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7 课案2 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docVIP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7 课案2 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7 课案2 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doc

课案2 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和反复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②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③。 【注】 ①灞陵桥:即灞桥,亦作霸桥,又名销魂桥,在长安东灞水边。②蘅:即杜蘅,香草名。③兰桡:暗用鲁班用木兰树为舟的传说,这里指兰舟。桡,划船的桨。   下阕“离思满蘅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离愁? ? ? 解析:要掌握修辞手法答题的规范,先明确何种修辞,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的,最后阐释其表达效果。回答本题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作答,注意“满”字就可以迎刃而解。 答案:用夸张的比喻来形容离愁之多,无处不在。 2.赏析下面《沙家浜》中一段唱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 ? 解析:这段唱词整体上运用对偶手法,如“垒起七星灶……”与“摆开八仙桌……”,又兼用夸张与借代手法,如把“灶”比作北斗星,极言其大,“三江”又代指“三江水”,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答案:运用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点明阿庆嫂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3.按要求在下文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 ① 。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 吴冠中对名利虽然淡泊,但对关乎艺术的问题,却一点都不随和。近年来,他激烈地批评中国的美术水平和体制弊端。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虚假的繁荣”,实际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大学艺术类专业只能培养工匠培养不了艺术家,尤其是还极其尖刻地嘲讽了各级画院,“从中央到地方,养了 ② ”,建议取消各级美协和画院。? 吴冠中终生献身于美术,却对美术的价值和意义有着近乎苛刻的评价,比如他曾经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 ③ ”。绘画和杂文的社会功用是不好类比的,此论未必确然。但相比于某些人的夸张和膨胀,吴冠中对自己的终生职业肯于如此保守地定位,这种内敛和自省的意识,弥足珍贵。? ①用比喻的手法,表达“逝世”的意思:  。? ②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许多画不出画的画家”的意思:?  。? ③用借代的手法,表达“很多画家不如一个杂文家”的意思:?   。? 解析:题目提供了本体,要求写出合乎语境及感情色彩的喻体或借体。要在全面把握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写出符合题干要求(主要是修辞手法)的答案。 答案:(示例)①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 ②一大群不下蛋的鸡 ③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 4.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开往春天的校车”。记者深入到边远山区,采访报道贫困地区孩子的艰难上学路。节目以真实感动公众,倡导向贫困地区捐赠校车。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行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语。要求20字以内。 ? ? 解析:要注意公益广告语,应写得简洁有力,同时还要有公益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要怎么去做。拟写时可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等,使语言更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一)凝聚公益力量,奉献一颗爱心! (示例二)以善心温暖孩子,让孩子平安上学!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期,南京准备移栽数百棵树龄近百年的法国梧桐树,为地铁3号线的建设让路。梧桐树是南京的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道风景。树龄较大的树移栽后存活率很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