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7月 河北学刊 Jul.,2010
第30卷第4期 HebeiAcademicJoumM V01.30No.4
《伤逝》:鲁迅对思想启蒙的困惑与反省
宋剑华,邹婧婧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伤逝》是鲁迅小说创作当中题材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文本。作者通过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于五
四思想启蒙运动作了形象生动的深刻反省。《伤逝》具有明确的自我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它对以“恋爱自由”为中
心话语的五四精神,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强烈质疑;并借助涓生灵魂忏悔的痛苦追忆,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与“绝望”、
“寂寞”与“虚无”的真实心境。
【关键词]《伤逝》;思想启蒙;恋爱自由;反抗叛逆
[作者简介]宋剑华(1955一),男,辽宁省丹东市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邹婧婧(1986一),女,安徽省阜阳市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3—7071(2mo)04一0091一06[收稿日期]20lo一02—25
《伤逝》是鲁迅1925年创作的一篇小说,它以一对君,为自己。”非常明显,作者开篇便以“悔恨和悲哀”的
新潮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深刻表达了鲁迅对于思想 忏悔意识,让男主人公涓生去承载难以解脱的良心自
启蒙的忧患意识。然而,在《伤逝》问世的八十多年时 责。“为子君”是因为子君为了爱“我”而凄I参亡去,“为
间里,评论家们不是从作品文本而是从抽象理论,将其 自己”是因为“我”对子君之死深感内疚。如果说自由
赋予了“社会黑暗说”、“知识分子软弱说”、“子君新女 恋爱是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象征符号,那么鲁迅显然
性说”、“涓生肯定说”、“兄弟失和说”、“鲁迅婚姻说” 是在通过涓生的真诚“悔恨”,去传达他对现代思想启
等穿凿附会的主观诠释,进而使《伤逝》完全脱离了其 蒙陷阱的巨大“悲哀”。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影响而率
自身所固有的审美意义,成为学术界精英发挥自由想 先“觉醒”了的涓生,其“觉醒”后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
象的言说对象。我们认为,《伤逝》的创作动机与鲁迅 不是亢奋与喜悦,而是陷人了迷失方向且无路可走的
其他小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仍旧保持着作者对现 孤独与苦闷。正是出于一种解脱与逃遁的情感需求,
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困惑与反省。如果能够重新回归并 他才道白“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
精读文本,便可以发现《伤逝》与《狂人日记》、《药》、 满一年了”。这一叙述语言旨在强调,“我”并非是真
《阿Q正传》等小说一样,都深刻地反映着鲁迅在启蒙 “爱”子君,而只是借其来逃避内心世界的“寂静”和“空
狂热时代清醒而孤独的批判理性。 虚”。所以,尽管主观上涓生想借助与子君之间的缠绵
爱情来转移心灵深处躁动不安的思想矛盾但客观上却
一、理想与虚无:
使他无法真正摆脱“呐喊”与“彷徨”的两难境地,故“寂
“启蒙者涓生形象的文本释义
静”与“空虚”便构成了涓生的性格特征。这才是《伤
《伤逝》故事情节的最大特色是涓生本人的自我叙 逝》所赋予涓生形象的真实意义。
事。全文以追忆的艺术手法叙述了男主人公自我忏悔 实际上,鲁迅是以涓生这一艺术形象向人们阐明
的复杂心理,因此,准确把握涓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 一个深刻道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者因极度混乱
感,成为破译《伤逝》密码的关键所在。对于涓生这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