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名称:未完成的梦想——我的复旦.docVIP

征文名称:未完成的梦想——我的复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征文名称:未完成的梦想——我的复旦.doc

征文名称:未完成的梦想——我的复旦 作者:王砚书 所在学校及班级:青岛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一班 指导老师:喻靖 未完成的梦想——我的复旦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一班 王砚书 指导老师:喻靖 ——A篇 历史纪实: 祖母的回忆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祖母,以纪念她的家族和梦想。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於予论乐, 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 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 褰裳去之。 ——《卿云歌》 尽管北方人习惯称祖母为“奶奶”,但我的祖母一直固执地让我称她为“阿婆”,似乎这样就能让她回到她那有“天府之国”的故乡。在北国的潍坊一直坚持说一口地道的川音,也是她对故乡的一种怀念。每每注视着她如江南明山净水般的双眼,我都能看到她几经人生沉浮而积淀的睿智,也有些未完成心愿的遗憾。她总是说,经历了这一生,辗转3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大起大落过后,也就将自己的遗憾看淡了。但不管怎样,她的梦想还是深深埋在心底,是她不愿触碰的一道阴影。我还记得,“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祖母最喜欢的一句话。 幸福的童年 在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除去民国四川最大的军阀、地主刘文彩家族以外,最有名的家族就是我祖母的曹姓家族了。“我祖父虽然是地主,但是是当地有名的开明绅士。”奶奶回忆道,“我祖父和我父亲都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待人和蔼有礼,收租子也是公平公正的,从来不欺压佃户。”也正是因为这样,祖母的祖父在镇上很受人爱戴,在后来的艰难日子里,我祖母一家也受到了不少好人的照料。 “在我小时候,我们家是很富裕的。当时我们家一礼拜能吃至少三顿肉,这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我家每次买肉,都是要买很大一块的,还要讲究‘四肥六瘦’。”祖母每次说到这里,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到镇上找祖父玩,看他和一些有文化的老先生打麻将,喝茶,评论时事,聊天。他每次看到我,总是笑眯眯地问我的学习情况,然后给我一些碎钱,让我去买烤红薯、糍粑之类的果子和母亲、妹妹们一起吃。那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了,父亲在外经商,我才6、7岁,而新中国也马上面临着解放。那算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每当回想起旧时时光,祖母都仿佛沉浸在儿时的美好中,细细回味。 “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除了读书,就是和他的同窗玩伴们一起玩闹,年少轻狂,总有些挥霍无度。后来在祖父的要求下,他才转而经商,在成都平原内做一些本分的买卖贸易,算是一个‘儒商’吧。我母亲姓陈,虽然识字不多,但陈家也是家底殷实,良好的家教让母亲也知书达理。”祖母听家里的老人说,他们结婚后一直相敬如宾,夫妻一起管理家事十分和睦。 祖母的父亲也对祖母疼爱有加,从她很小的时候就教她读书写字,直到现在,祖母也能写出一手清秀的小楷。她不到6岁便入学,因为一二年级的知识早已学过,便直接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学习。祖母现在也常说:“我父亲很聪明,他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笨。”小学到初中一共9年,祖母只读了7年半便升入高中了。“我们镇上曾经出了不少读书人,所以当时我的志向就是考上大学。没想到,这成了我一辈子没法完成的梦想。” 变故逼近 新中国成立前夕,祖母的舅舅回到了安仁。“他是在行军过程中偷跑出来的,”祖母笑着说。“他原来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却早就有投奔共产党的意向。后来长征围堵八路军时,他索性就和几个人投奔了共军,和他们一起继续长征,那些年来一直没有音信。”对于他的到来,祖母一家人感到很奇怪,还以为他是单纯的回家探亲。可他们却没想到,他是来“通风报信”的。 “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已经开始向台湾溃逃了,所以得知新中国要成立的消息后,我们并不惊讶。”祖母说。“但是舅舅带来的消息却是共产党接下来要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据说要打倒地主,将田地全部分给没有地的农民,还要抄家。这消息让我们一时不能接受。我一直以为共产党所说的‘地主’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祖母一家平日待人谦和有礼,乐善好施,邻里街坊也是淳朴可亲的。假如要抄家,其他人断不会从他们家拿走一针一毫。但是为了避免被“打倒”,祖母的家人开始将一部分田地低价卖给可靠的佃户,遣散长工,将家里一些贵重物品藏起来,搬回祖宅,仅靠收租子和自给自足生活。 由于土地改革正式开始时,祖母家的田地已经所剩无几,所以他们一家并未被打成地主,而是以‘富农’的身份继续生活着。但按规定,家里的一些物品还是要送给贫下中农。“我还记得当时‘抄家’时,父亲将家里大门打开,四周的乡邻却没有一个人到我们家搬东西。直到现在,四川祖宅还留着清朝道光之前的木制家具呢。”祖母告诉我。 不管怎样,“越穷越光荣”的思想还是让许多人对她们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小的时候我母亲还给我缝制旗袍,而每次别的孩子都穿补满补丁的灰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