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焊接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以及预防措施.pdfVIP

无铅焊接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以及预防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铅焊接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以及预防措施.pdf

无铅焊接工艺中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2) 史建卫1,王乐,梁永君,王洪平,柴勇 日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3 摘 要:无铅化电子组装中,由于原材料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工艺的变化,随之产生许 多新的焊接缺陷。本文针对“晶须”现象、离子迁移和元素污染三种缺陷进行了产生机理分 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无铅;焊点;晶须;离子迁移;元素污染 Solder Defects and Solutions in Lead-free Soldering Technology (2 ) Shi Jianwei1, Wang Le, Liang Yongjun, Wang Hongping, Chai Yong Sun Ea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t.d, Shenzhen, 518103 China Abstract: Changes of material bring a series of process problems in lead-free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occurrence of new solder def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causes and gives solution of solder defects for whisker, ion migration and element contamination. Key words: Lead-free, Solder Joint, Whisker, Ion Migration, Element Contamination 1.引言 无铅化制程导入过程中,钎料、PCB 焊盘及元件镀层的无铅化工艺配合新 焊剂使用逐步得到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各种焊接缺陷,比如“晶须”现象、离 子迁移和元素污染等困扰着实际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种 主要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 2.晶须 晶须易发生在Sn、Zn 、Cd和Ag等低熔点金属表面,其有不同的形式,如针 状、小丘状、柱状、花状、发散状等,如图 1 所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柱 状和针状,因为他们最容易导致电路短路。锡须是从纯锡镀层表面自发生长出来 一种细长形状的锡单晶,直径 0.3~10um (典型1~3um ),长度 1~1000um不等。 锡须会引起短路,断裂后落在某些移动及光学器件中引起这些器件的机械损害, 如处于相邻导体之间可能产生弧光放电,烧坏电气元件等。图 2 为实际应用中在 元件引脚/焊端间出现的晶须现象,已。 2.1 产生机理 锡须生长模型主要有重结晶模型;金属间化合物模型;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热 膨胀系数不匹配引发了锡须生长模型;镀层表面锡的氧化物形成引发锡须生长模 型;表面锡氧化物存在缺陷或裂纹,在内部力的作用下锡被挤出形成锡须生长模 型;基体金属原子扩散进入镀层中引发锡须生长模型。 目前金属间化合物模型普遍被人们接受。铜扩散到锡中形成Cu Sn 金属化合 6 5 物,由于其热膨胀系数小于钎料且生长不规则,如图 3 所示,就对锡产生压应力, 作者介绍:史建卫(1979-),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从事 SMT 工艺与设备方面的研究 如氧化层有缺口,则锡原子沿着晶界进行扩散并被挤出形成锡须。表面上看锡须 是由镀层中的外部压力引起,本质上是锡的迁移引起。锡表面的氧化物由于缺陷 点阵导致螺旋位错,锡须往往在此生长,而且生长的方位基本在100方位。压 应力是晶须形成的驱动力,产生压应力的原因还包括:冲压、冷却、锻造加工造 成的基底初始内应力,电镀化学物质 (如有机添加剂、光亮剂)可能增加的镀层 残余应力,温度、湿度 (80RH% )变化造成的环境应力,外在机械负载 (固定 件的扭转和操作刮伤)和振动冲击产生的应力及电迁移作用等。此外,塑性变形 使晶须发生再结晶的可能性增加,也辅助和诱发晶须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