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_secret.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_secret.doc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 1 炮眼间距的确定 1.1 根据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确定炮眼间距   炸药爆炸后,首先在岩体中产生爆炸应力波。在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作用于孔壁上的初始应力峰值为 (1) 式中:ρ0为装药密度,kg/cm3;D为炸药爆速,m/s;rc,rb分别为药卷半径和炮孔半径,m;n为爆轰产物与孔壁碰撞时压力增大倍数,n=8~1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径向压应力σr与切向拉应力σθ分别为       式中:r为所需确定点距爆源的距离;α为应力波衰减系数,α=(2-μ)/(1-μ);μ为岩石泊松比。   孔壁围岩处于拉应力状态,因此岩石处于体积应力状态下。在静力条件下,岩石破坏强度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σ1为岩石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σ3为作用于岩石上的最小主应力;m,S为常数,取决于岩石性质及原岩的破坏程度,对于完整岩石S=1,破损岩石S<1。   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加而提高,大约比静力抗压强度提高约10倍,而动态抗拉强度随应变率增加约只提高1倍,因此,孔壁保护的条件为σr0≤10σ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使孔壁处产生裂纹的条件为         σθ=σ3 (4)   由式(2),(4)可确定出孔边裂纹的初始裂纹长度为   由式(5)可以看出,孔边初始裂纹长度与岩石性质μ、炮孔半径rb、初始应力峰值σr0有关,σr0和rb愈大,a就愈大。   在裂纹断裂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式中:Pb为爆生气体充满炮眼时的静压,Pb=(Pc/Pk)k/n(rc/rb)2kPk;Pc=ρ0D2/8;Pk=100MPa;k为凝聚炸药绝热指数,k=1.3。   随着裂纹扩展,其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减小,最终止裂。裂纹最终扩展长度b可由下式求出,即         KⅠ=KIC (7) 式中:KIC为岩石断裂韧度,MPa/cm3/2。   显然,炮孔间距E=2b。   如花岗岩的KIC=60.4~65.9MPa/cm3/2,采用2号岩石炸药,将有关数据代入式(7),可得b=15rb,则E=2b=30rb。 1.2 一炮孔A起爆应力波传到相邻炮孔B,B尚未起爆时的炮孔间距计算   A炮孔起爆的爆炸应力波传到B炮孔,B尚未起爆,此时B可看作空眼,B炮孔的应力集中是A炮孔的直达应力波和A炮孔经自由面的反射达到B炮孔应力集中的叠加。B炮孔孔壁将形成径向裂隙条件的炮眼间距〔1〕为 式中:n1为应力集中系数,n1=2~3;m为炮孔密集系数;R为反射系数,R=〔tgβtg22β-tg(90°-θ)〕/〔tgβtg22β+tg(90°-θ)〕;β为反射角,。   由式(8)可知,炮孔间跑E不仅与岩石性质、炮孔半径有关,而且还与炮孔密集系数有关。 1.3 根据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确定炮孔间距   一般认为炮孔间的裂缝是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冲击波作用的能量只占炸药爆炸总能量的5%~20%,而爆生气体生成物的作用能量超过50%。所以,此理论认为,岩石沿炮孔连线形成贯穿裂缝主要由爆生气体准静压力控制。根据文献〔2〕,炮孔间距为 (9) 式中:f为岩石坚固性系数;k1为调整系数,k1=10~16,岩石坚硬取大值,岩石较软取小值。 1.4 根据模型试验确定炮孔间距   由单孔和相邻炮孔爆破模型试验看出,合理的炮孔间距可按下式计算,即 式中:Rk为每个炮眼产生的裂缝长度,Rk=(bP2/σT)1/αrb;P2为作用于孔壁上的初始应力峰值;σT为岩石的抗拉强度。 1.5 根据实践经验确定炮孔间距   光面爆破的周边眼间距一般比普通爆破小,根据现场经验,建议光面爆破的炮眼间距E取(12~16)db(其中db为炮孔直径)。日本《新奥法设计施工细则》推荐E=15db。另外,还有其它计算炮孔间距的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文献〔3〕列出了国内常用地下工程、部分矿山、煤矿巷道及铁路隧道的光爆参数,可供参考。   由以上5种确定光面爆破炮孔间距的方法可以得出,由于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参数取值范围很宽,各种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至于在光面爆破中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两者所起的作用则随装药不耦合系数的大小、岩石性质和炸药性能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不耦合系数大、岩石较软和采用爆力大的炸药时,爆生气体起主要作用;反之,应力波起主要作用。 2 最小抵抗线的确定   光面爆破中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的大小直接影响光爆的效果。W过大,光面层岩石将得不到适当的破碎,甚至不能使其沿炮眼底部切割下来;W过小,在反射波作用下,围岩内产生较多较长的裂隙,影响围岩稳定,造成超挖和巷道壁面不平整。 2.1 根据炸药单耗确定最小抵抗线   在给出炸药和合理的炮孔密集系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下式计算W,即 (11) 式中:ψ为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孔长度的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