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pdf
§皇盐》!!Q!至筮3塑
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
程兆奇
宋代是帝制时代中国民族意识最昂扬的时代,其成因一在于宋代始终没有摆脱边患的困
扰,一在于宋代特有的士人自觉精神的高涨。民族意识昂扬的一个表现,便是终宋一朝士人都
好言“恢复”。民间私议固然如此,朝政也往往为之左右。所以要理解宋人的意识世界,理解宋
代的外交军事政策,比如为什么既有联金的覆辙在前而又有联蒙之祸在后,不认识这一不为今
人所重视的“恢复”情结,终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宋以前人也说“恢复”,比如安禄山陷洛阳长安后唐人所说的“恢复两京”①,比如周世宗给
江南主信中所说的“恢复内地”②,但包括南北朝人在内,当时所谓的“恢复”都仅是就失地而
言,并没有宋人“恢复”所特含的华夷意识。宋人的华夷意识,是与“正统”观念一起,伴随着士人
自觉精神的萌发成长和外敌压迫的El益严重而强化的。庆历时反对对元吴用兵的知谏院张方
平,说过这样一句话:“陛下犹天地之父母也,岂与犬豕豺狼较乎!”⑧“犬豕豺狼”四字,最可见
宋人对“夷狄”的警惕、仇视和不抱幻想。及至靖康之难,边鄙之微恙成为腹心之巨祸,华夷界限
遂成不可逾越的天堑,“赤子尽为左衽”④也因此成为极大事。
宋承乱世五代而来,五代数十年八姓十三君篡僭相继,宋太祖亦凭枪杆子从孤儿寡母手中
抢得江山,因此,铲除掌军武人坐大的温床,保全赵氏的皇脉,避免篡僭的历史重演,在宋太祖
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宋太祖曾对江南(南唐)使者许铉说过一句霸气十足的话:“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酣睡!”⑤太祖此语,是被许铉“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
有过失,奈何见伐?”⑥的质问逼出来的。其实,不仅是对外的征讨,宋初释宿卫兵权,收强藩行
政权,削宰相兵、财权,为后世垂“家法”,其脉络的源头也就是这句话。
太祖既取贬抑武人的立场,任用文士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太宗尝说:“王者虽以武功克
定,终须用文德致治。”⑦有宋一代,上自宰执,下至知州知县;包括枢密院的所有政军财法部
门,以至于经略安抚那样的武职,多由文士充任。蔡襄曾说: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臣,文士也;边防大
①《旧唐书》卷~二o《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册,第3462页。
②《旧五代史》卷一一六《世宗纪》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册,第1544页。
③《宋史》卷三一八‘张方平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册,第10354页。
④《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册,第11580页。
⑤岳珂《程史》卷一‘徐铉入聘》,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
史》只说徐铉“其言累数千言”而未及具体,两者本为一事。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三太平兴国七年十月癸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册,第201页。
·57·
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①
不过,要追根溯源,重文并不是太祖的成算,不是因为太祖在古今帝王中对“文化”独有偏
好,而爱屋及乌泽被文士。惠及文士,只不过是太祖贬抑武人的副产品。宋代后嗣诸君多好文
爱士,如真宗“圣性好学,尤爱文士”②(太宗则为“天下无事,留意艺文”⑧),如英宗以皇子人宫
时“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厨而已”④,至有与艺文极亵者(如徽宗),实是重文风气已成后
的别话。就太祖而言,任用文士仅仅是因为文士的无足于侵害赵宋的皇脉。
《涑水纪闻》中有一段为人引用很多的话: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徽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
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
日:“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日:“臣未发书,实不知,
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日:“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
而受之。⑤
赵普贵为百官之首,又是建立赵宋王朝的一等功臣,只能得到所谓“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的待遇,可见文士在太祖眼里是极不足道的。(王夫之以为此语出于太祖对普之“疑忌”而“相
刺”,似未尽惬⑥。)太祖这样说恐非一时的兴之所至,当是胸中蕴蓄的不经意流露⑦。他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