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楚辞释论》平议 ,周建忠,职大学报.pdfVIP

文学欣赏:《楚辞释论》平议 ,周建忠,职大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包头 职大学报 2001年 第 1期 ((楚辞释论》平议 南通师院(226007) 周建忠 【内容提要】 介绍 《楚辞释论》一书的作者概况及全书框架,指出此书特色为: ①全面性,宏观性;②综合性,总结性;③操作性,实用性;④主体性,学术性。同时 指出王著有两点不足:① “求新”欠酌;②有些表述不够准确、严密。 [关键词】 楚《辞概论》 作者概况 全书特点 不足之处 王延海 (1939- ),山东日照人。出生于朝鲜新义州市,1947年回国,定居于丹东市。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 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先后主讲先秦西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经》研究、文字学、训话学等课程。1979年,教 育部委托姜亮夫主办 《楚辞》讲习班,王氏南下武林,投奔名师。参与学习。1980年夏返回沈阳,当时的中文系主 任张震绎教授,将自己正在讲授的 瓷楚辞》研究交给王氏。杭州大学讲习班的进修, 《楚辞》研究选修课教学的需 要,使王氏走上楚辞研究之路,成为楚辞学者。王氏现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 学会理事、中国古典散文学会理事、辽宁楚辞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 诗《经释论》等。 本书1994年6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计25万字。据 后《记》及聂石樵 序《)可知,王氏根据教学需要,先后 编成一些讲义,女11《楚辞资料》(1980年)、《楚辞选读》(1980年)、 《楚辞新注辑评》(1983年)、 《楚辞新注集评》 (1986年)、(楚辞学史略》(」:-) 等。撰于校内外同行及学生的反映一与希望,王氏对这些讲义作了修改、润色,“希 望使其成为内容丰富,材料详实,观点新颖,又非常适用的书籍。”(一版 《后记》)不久,辽宁省教委、自学考试 办公室又将此书定为社会自学考试本科生选修课教材。为了本科生、研究生和社会自学青年学习的方便,又将 《楚 辞注集评》与 《释论》合为一册,仍名为 《楚辞释论》,由大连出版社1997年4月第二版,计60万字。 《楚辞释论》(第二版)封二印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首为 “作者小传”,次 ’作‘者 近照”,次姜亮夫为作者题词条幅影印件,内容为 九《歌 ·山鬼》开头四句。次为聂石樵 楚《辞释论》序、褚斌杰 序、聂石樵 《楚辞新注集评》序,末有王氏撰 后《记》。正文部分,由 《楚辞新论》、 《楚辞新注集评》、 《附录》三 块组成。楚《辞新论》即 释《论》一版部分,属 “概论”性质,凡六章,介绍 ’“《楚辞》及其特点”、“楚《辞》的诞 生”、“屈原的生平及思想”、屈“原与宋玉的作品”、”屈原宋玉的艺术影响”、历‘代 楚《辞》评论略述”。王氏认为, 汉《书 ·艺文志》所载屈原赋25篇,王逸 《楚辞章句》落实为 离《骚》、 《天问》、 远《游》、卜居》、 《渔父》、 《九 准》、《九歌》,再加_L 《大招》、招《魂》,凡27篇,均视为屈原作品。(118页) 认定宋玉的主要作品为:《九辩》、 《高店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并以此作为全书介绍、研究的前提。《楚辞新注集评》收人屈原 赋27篇,宋玉赋3篇 (即 (九辩》、(高唐赋》、神《女赋)),每篇先过录原诗,次 “注释”、次 “简说”(概述作时、 作地、作由及内容、艺术特点、文学史意义等)、次 柒“评”(选辑古今学者的精采论述,并注明出处)。《附录》有 7条:楚世系一览表、屈氏谱系略表、司马迁 (史记 ·屈原列传》、历代屈原评论选辑、宋玉的生平资料、历代宋玉 评论选辑、楚《辞》参考书目。 综h1iI见,《楚辞新论》、 《楚辞新注集评》、引时录》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有概论 j‘作品的对应,有古今学者的继承、批驳与发展.有横向剖析与纵向描述的沟通,一册在手,楚《辞》可读、 可教、可研,充分体现了选修课教材的全面性、宏观性。 《释论》作为教材的全面性,也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上,王氏搜罗各家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