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i2O2CO3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1812 助 舷 材 料
文章编号:1001-9731(2013)12—1812—04
Bi202
C03/TiO。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吕 霄1,唐子龙1,翟向乐2,罗绍华2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摘 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0。CO。,并将其与体,其禁带宽度为2.87~3.34eV,并比较了在可见光
下的光催化性能‘10]。Yan
TiO。进行了复合。XRD数据表明此复合光催化剂中
Bi。0。CO。结晶性良好,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说明Liu等也对Bi:0:CO。粉体的光催化研究进行了报
Bi:O。CO。的加入使其吸收带边有一定的红移。研究道…J引。Puttaswamy
3。。
Bi。0。CO。进行了复合,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1
了紫外一可见光照射下Bi:O。C0。/TiO:复合光催化剂
zCO。
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Bi:O
复合,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有一定增强,光催化性能较
与TiO。的质量比为0.032时,得到性能最优的复合光
催化剂,其光催化活性优于TiO。。 单一TiO:有所增强。通过调节二者的相对含量,对
关键词: Bi:0。CO。;光催化剂;半导体复合 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2 实 验
DOI:10.3969/j.issn.100卜9731.2013.12.031
2.1 Bi。O。CO。/Ti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1 引 言
水热法制备Bi。O:CO。/TiO:复合光催化剂过程
1972年,Fujishima和HondaLlo发现TiO2单晶 如下:称取0.059
电极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光催
化技术的序幕由此揭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程中会出现淡黄色沉淀,再加入一定量的P一25TIOz
人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光解水制氢这一体系,而是投
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环 氟龙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40。C下保温11h后取出
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TiO。具有良好的近 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可以看到反应釜中白色或淡黄色
UV吸收性能、能带电位适当、耐化学腐蚀及光腐蚀、 沉淀,离心并用水冲洗数遍后室温晾干备用。反应过
无毒等优点,因而TiO: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剂
之一[2]。但是纯的TiO:带隙较宽,为3.2eV,仅仅能
被占太阳光不足5%的紫外光激发,并且光生电子空 质量比及产物命名见表1。
穴复合率高导致其量子产率低,严重限制了它的实际 表1 Bi:O。CO。/TiO。复合光催化剂的配比及产物
Table1 Theratioand ofBi202C03/Ti02
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对于如何改进TiO:光催化 product
活性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compositephotocatalyst
半导体复合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 产蝴名称 Ti02(p25)
半导体复合可以提高系统的电荷分离效果,扩展其光 TB一1 1.63 O.032
谱响应范围。窄带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straMax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手术前筛查圆锥角膜的应用价值.pdf
- AsyP_Web一个异步WEB服务器开发工具.pdf
- ATM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pdf
- ATM公司新型材料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分析.pdf
- ATM网络中输出过程的自相似特性.pdf
- ATM网络带宽动态优化的广义粒子模型和算法.pdf
- ATM网络拥塞控制中PID控制器的设计.pdf
- ATRP技术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pdf
- Au-Ag-Si新型中温共晶钎料的研究.pdf
- Au-MgF2团簇薄膜TEM图像二值化阈值选取的研究.pdf
- Bi2O3-M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Bi2O3及MnO2掺杂对[(Pb,Ca) La](Fe,Nb)O3介质陶瓷结构及微波性能的影响.pdf
- Bi2Sr2CaCu2O8+δ单晶的钉扎力标度和磁通钉扎机制.pdf
- Bi2WO6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pdf
- Bi3+掺杂对CaMoO4∶Eu3+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pdf
- Bi38ZnO58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pdf
- Bi4Ti3O12薄膜的取向生长及其电性能研究.pdf
- Bi4Ti3O12铁电薄膜I-V特性的研究.pdf
- BiB3O6晶体最佳生长方向的确定.pdf
- 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