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里治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秦汉里治研究.pdf

I A Research on Lizhi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Science By Zhang Xintong Supervisor: Prof.Gong Liuzhu Date:May, 2013 II III 摘 要 秦汉时期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末梢的里,是国家最低一级行政组织,里行政属地方行 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和行政组织两部分内容,我国古代 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殷商时期,还不存在地方行政制度。西周 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不存在 后代意义上的地方行政制度。但西周时期的县、郡、乡、州、里等地域名称的出现,各 级贵族直属领地管理机构的形成,宗族制下居民共同体的产生,为东周各诸侯国地方行 政制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春秋时期,少数诸侯在各自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封建,而由臣 仆设官分职实行垂直统治。县到春秋后期发生巨变,县成为行政区划正式名称定型于战 国中晚期。郡到春秋时期,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完备,并控制着一定数量的土地和 人口,是一级行政机构。时值战国后期,除了齐国施行的是五都制之外,其他六国分别 建立了郡县制,但都和郡的性质相近。战国末期,各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 基本上形成了郡 (都)、县 (州)、乡、里上下垂直统属的地方行政组织。 秦朝的行政区划,其基层政区是县和道;高层政区是郡,以郡辖县,为纯粹的郡县 二级行政区划制。秦楚之际实行的是按军功分封的新型封建制。汉初,诸侯王在其封地 享有高度自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其实质是封建制和郡县制并存。直到汉景帝朝七 国之乱后,诸侯王失去行政管理权,只享有衣食租税权,其实质是把诸侯王国的郡纳入 了郡县制体系,成为中央管辖区,这标志着封建制被郡县制完全取代,真正的中央高度 集权官僚制到武帝朝就完全确立。自此以后两汉大部分时间施行的是郡县制,汉代的县 级政区,有县、道、国、邑等数种名称。直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公元188 年)后,郡 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郡、县、乡、里四级。汉代的诸侯国从汉武 帝以后,基本等同于郡,被视为汉代的地方行政组织的一部分。邑是分封给皇太后、太 后、公主等少数皇亲的汤沐邑,地位同县,由汉政府直接管理。上述皆为秦汉正式的地 方行政组织。秦汉的初郡和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区,其地方行政制度与内地 略有不同。秦汉时期的属国,是中央政府给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建立的特殊政区,其地 位与郡平行。汉代的初郡设置于汉武帝时期。属国和初郡作为特殊的地方行政区,享有 IV 一定的自治权。属国到东汉初性质等同内郡,初郡到永和改制之后亦等同内郡。秦汉的 乡不是一级行政区划,但乡是一级政府组织。乡为县的下节分区,乡下辖里。秦汉时期 的里是构成庞大帝国的基层最小行政单元,里有乡野自然之里和城邑之里之分,乡野之 里是研究对象。 秦代一个标准编户齐民居民单位的里,其里吏职位和职数设置包括:伍长二十人, 什长十人;里监门二人;田典、里典各一人;里佐数目不定,多一至二人;社宰、里治 中从事各一人。秦代的伍老一里一人,地位仅次于里典,但汉代不见这一里吏。汉代的 里吏构成在秦代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里祭尊、里祭酒两种职位,其职数不定,通常一到两 名。里正(里典、里魁)、田典、里佐、秦代的伍老、汉代的里祭酒、里祭尊等是核心 里吏,他们构成里部政权的中心力量。什长、伍长、里监门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