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和隔离操作技能.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与隔离操作技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苏伟东 副主任技师 一、基本术语 1.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2.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制剂。 4.消毒合格——消毒后媒介携带的微生物等于或小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0%以上,或自然菌的微生物减少90%以上) 一、基本术语 5.隔离——是将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分别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 6.二元消毒剂——将配方组份分为两部份包装,用前混含而成的消毒剂,其目的在于防止各成份相混产生化学反应而失效。 7.无菌技术——保持灭菌物品不遭污染以及保证无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免引起感染操作。 8.灭菌保证水平——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活微生物概率,如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物品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件存活的微生物。 一、基本术语 9.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传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分随时和终未消毒。 10.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物品和场所进行没有明确传染源消毒。 11.高效消毒剂——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孢子等。对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灭菌剂区别) 12.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分枝杆菌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一、基本术语 13. 低效消毒剂——仅可杀部分细菌繁殖体及亲脂病毒,不能杀死结核杆菌、芽胞和抗力强真菌及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14. 自然菌——存在某一试验对象上固有的而非人工传染的细菌(抗力不等多种细菌)。 15.常用消毒方法——煮沸、浸泡、擦拭、喷雾、薰蒸消毒法。 16. 薰蒸消毒法——利用药物气体或烟雾,在室闭空间内进行薰蒸以达消毒目的(空气、物表) 一、基本术语 17. 消毒方法选择: ① 病原微生物种类 ② 处理对象及性质 ③ 消毒现场种类 ④ 卫生防疫要求 一、基本术语 18. 影响消毒效果因素: ① 处理剂量 ② 微生物污染程度 ③ 温、湿度 ④ 酸硷度 ⑤ 化学抵抗物质 ⑥ 穿透条件 ⑦ 表面张力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无菌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是根据科学原理而制订的,所以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环节都不允许违反规范要求,否则就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所以,医护人员都须加强无菌观念,并准确、熟练掌握。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1、穿清洁隔离衣: 1)取下手上物品→卷袖过肘→洗手→戴帽子→口罩 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向自己,衣领对折 3)右手持衣领,左手入袖内,右手向上拉→换左手持衣领,右手入袖。 4)双手持衣领,顺衣领至后系带子。 5)扣肩扣、袖扣 6)系活结 7)扣隔离衣后侧下部边缘的扣子。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2.脱隔离衣: 1)解隔离衣后侧部扣子,解腰带,并打活结。 2)揭开袖口及肩扣,洗手消毒→脱口罩、帽子 3)解开颈领扣(子) 4)双手握衣领,对齐,放在衣钩上(或污染面向里,清洁面向外卷),投入污物袋中→洗物。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3.戴灭菌手套 洗手标准方法:①掌心对掌心搓擦;②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③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④两手互握互搓指背;⑤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⑥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1)经洗手、消毒双手后→按无菌手续打开外包装→取出包内滑石粉,涂擦双手。 2)拿手套反褶部份→伸入手套内。 3)戴好手套后,用无菌纱布推擦使之贴合,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去滑石粉。 4)如有隔离衣,将手套反褶部份上翻,套在隔离衣的袖口外。双手举放在胸前。 5)操作完后将手套上污物冲净,自手套口往下反转脱下。 一、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可产生具有杀菌活性次氯酸的消毒剂。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三合二、漂白粉精、氯化磷酸三钠,以及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 一、含氯消毒剂 (一)消毒剂的稳定性 含氯消毒剂水溶液不稳定,易分解,遇热、遇酸、光照、及有机物存在等因素可使分解加速。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粉剂的稳定性较好,含氯消毒剂一般以粉剂形式贮存,应密封、防潮、置于阴凉处。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一、含氯消毒剂 (二)杀菌作用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细菌芽胞都有灭活作用,并可破坏细菌毒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多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因此其使用剂量一般按有效氯含量计算。有效氯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一、含氯消毒剂 (三)杀菌影响因素 1. 溶液pH值 pH值对氧在溶液中的杀菌作用影响很大。次氯酸的形成与pH值有关,pH值越低,次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