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质分析监测技术进展.ppt
水质分析监测 理学院 田丹碧 水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水资源在地球水圈中的总量为 1.37×109Km3 水污染的分类 物理性污染 使水的物理特性变化,色度、浊度物质污染、悬浮固体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随废水及其它废弃物排入水体的酸碱、有机无机污染物,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硬度变大,含大量重金属离子 生物性污染 水中出现病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保护水资源 防止污染,以预防为主 措施:对水质分析项目定期严格监测、控制污水和废水排放标准,以免水体被污染 内容:基本上是分析化学的应用,水质分析项目已待知,直接定量。 化学分析法 质量分析法 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物质量进行定量,如挥发法,沉淀法等。 滴定分析法 化学反应中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进行定量如酸碱滴定、缝合滴定等。 仪器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比色法、比浊法、分光光度、发射光谱、原子吸收、荧光分析等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极谱分析 气相色谱法: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DDT、有机磷农药类 水质的物性检测方法 工业用水常要检测的物性有四个方面, 不溶物(浊度) 食盐量(溶解性固体或总溶固) PH值 含油量。 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定义:溶解性固体(物)(dissolved solid)ISO关于该术语所下的定义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样品经过过滤和蒸干后所留下的物质。 测试方法 : 重量法:对于含量较高的水 电导法 :对于含量较低的水 重量法 将水样过滤,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然后在指定温度下将水全部蒸发掉,称残留固体的重量,它包括了可溶于水又不易挥发的非固体物质。滤液应澄清透明,否则应重新过滤。 一般水样的重量法测定(1) 用一直径8cm左右的玻璃蒸发皿,洗净后在105~110℃的烘箱内干燥30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后称重,反复至相邻两次的重量之差不超过0.0004g,可视为恒重。 将水样通过慢速滤纸(或G4玻璃砂芯漏斗)过滤用移液管吸取滤过的水样100mL于已恒重过的蒸发皿中。 一般水样的重量法测定(2) 为防止暴沸,应首先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缓缓蒸发至将近干涸,再将蒸发皿放入105~110℃烘箱中烘一小时,并按恒重空白蒸发皿的过程进行恒重,直到相邻两次的重量之差不超过0.0004g为止,则该水样中的固溶量 测定误差 一般有机物在105±2oC时损失较少,仅挥发性有机物质有微量损失以及碳酸氢盐转化为碳酸盐而使重量减少。但在此温度下测得的总固体不仅保留了盐类的结晶水,而且保持了一些机械包含水,所以测得的结果通常偏高。 锅炉水样的重量法测定(1) 重量法测定锅炉水水样时,因水样碱度较大,需加入与其相当量的硫酸标准溶液将水样中和后才能测定 水中当含有大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强烈吸潮不易称重,故需加入适当量的碳酸钠溶液,使它们转化成为碳酸钙、碳酸镁、氯化钠和硝酸钠。除硝酸钠略有吸潮外,其他化合物均易干燥,便于称重。 锅炉水样的重量法测定(2) (1)取一定量已用G4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过的水样于一烧杯中,加入与其酚酞碱度相当的硫酸标准溶液,使水样中和至PH值等于8.3左右。 (2)将中和后的水样逐次注入已恒重的玻璃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干。 (3)其余手续与一般水样蒸干后的操作相同。 溶解性固体的含量计算 吸湿性强水样的重量法测定 (1)吸取一定量已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过的水样,逐次注入加有20.00 ml碳酸钠标准溶液的玻璃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 (2)其余手续与一般水样蒸干后的操作相同。 溶解性固体含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W1、W2、V与前式相同; a:加入碳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碳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水的电导率的测定 由欧姆定律: 电导的定义 单位: 西或微西(S、μS) κ为电导率μS/cm 纯水的电导 纯水可离解成H+和OH-,绝对纯水的电导率在25oC时.理论值5.5×10-8S·cm-1,因此任何水溶液的电导率不可能小于此值。 普通蒸馏水:电导率≈5×10-6S·cm-1 去离子水: 电导率≈1×10-7S·cm-1 在高纯水质测量中,为防止空气中可溶性气体的干扰,一般采用流动测试法。 几种典型物质的电导率 实际测定 根据实际经验,通常在PH=5—9范围内,天然水的电导率与水中溶解物质之比大约为1:0.6~0.8。 一般对炉水来讲,先用硫酸中和至酚酞刚褪色时,测得的电导率与溶解固形物之比约为1:0.5~0.6。即1s/cm相当于0.5~0.6mg/L溶解固形物。使用电导仪测电导。 吸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 方法。它包括: 比色法: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