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择原理及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择原理及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ppt

其余22省区对日贸易联系度在1%以下,日本游客到访率≤2.0%,主要受旅游资源丰度和交通区位指数的影响。 为了建立游客到访率与贸易联系度的关系,本文选取到日本游客访率≥1.5%的17个省区(累计到访率达93.1%,基本反映日本游客的地域分布),采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其回归方程如下: 统计样本数N=17,决断系数R2=0.919 符合预测要求。 TAR=1.749+0.5801TRL * * “三择原理”及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 孙根年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外国旅游者入境后的“目的地”选择,关系到入境游客的流向和空间分布,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学者们提出过多种理论解释:Ercans A等侧重于个体决策行为,建立了旅游者决策模型,然而,个体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等于群体行为和宏观规律;马耀峰课题组引入亲景度和市场转移态等概念,分析了入境游客在热点城市之间的流动方式,由于着眼热点城市,并未给出旅游者在中国31个省区的分布。2002年以来,孙根年等提出了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着重分析入境游客市场占有率与旅游资源丰度、交通区位指数和贸易联系度的关系,试图寻求新的解释。 注:基于入境口岸的游前态度调查和入境后的实际旅游行为不同,态度只是意向而到访才是真实的。 著名学者汪丁丁指出,社会科学“既要为生活提供意义,也要为生活提供解释;既要关注个体生活的意义,更要关注群体的意义,寻求对群体活动的解释”。日本位于我国大陆东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市场,从1994年到2008年,日本游客入境旅游从114.12万人次增长到397.75万人次,增长了2.48倍,入境后分布广泛,遍布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是一个遍在性的客源市场,在各省区入境客源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本文以日本游客在31个省区的分布为对象,分析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到访率的影响,通过对日本游客群体行为的分析,给出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及空间分布的统计学解释。 1 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三择原理 1.1 一个系统观的概念模型 客源地 目的地 交通区位 距离择近 景观资源 景点择高 经贸联系,经济择富 文化认同,景观求异 图1 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互联系的概念模型 日本游客 中国各省区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旅游流的形成涉及到三个断面: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从客源地到目的地旅游流的形成与O-D对接,主要受四大因素制约,分别是:(1)交通区位及可达性;(2)经济与贸易的联系;(3)景点资源及特色吸引;(4)文化认同与旅游偏好。 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游客外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受文化认同和旅游偏好支配。2010年张朝枝等撰文对此提出质疑,并以武夷山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部分证明了证伪了这种观点。而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文化认同,随着客源国的变化应有更大的差异:海外华侨文化认同感最高,日韩及东南亚游客认同次之,西欧北美游客更多表现为“求异”。 基于如下3点理由,暂不考虑文化因素。 (1)目的地文化或感知具有不确定性。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有多种含义,有的特指景区(或景物)文化,也有的泛指区域社会文化,就旅游景区文化来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文化差异较大;(如陕西旅游文化指景点还是社会) (2)旅游文化认同具有不确定。海外华侨回国旅游文化认同程度最高,欧美游客入境其旅游动机是文化求异,日韩入境旅游虽有文化认同,但各省区文化差异并不很大,很难成为目的地选择的主导因素;(日本人能区分各地区文化差异吗) (3)旅游文化价值尚难定量测度。文化因素涉及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多是通过市场问卷调查进行质性描述,很难找到客观指标定量测度。 1.2 区位因素与距离择近原理 现代交通日益发达,地球在变小距离在变近,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可达性的地域差异,空间距离、交通区位及可达性,仍是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的首要因素。 空间距离 游客到访率 250km 500km 1000km 25% 50% 75% 90% 到访率曲线 累计到访率 区位因素与距离择近,被认为是游客目的地选择的第一因素。一般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总会有距离感,这个距离包括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虽然 旅游区位起源于空间引力模型,包括了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等,揭示了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目的地选择或旅游区客源的地域分布特征。从1950年到1980年,Smith、Gregory等将引力模型引入旅游研究,并结合特定区域或景点进行实证分析;1989年张凌云将其引入我国,1992年保继刚以引力模型为工具,分析了北京市国内游客的地域分布。1997年吴必虎等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目的地选择,发现北京、上海、西安等特大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有3个临界半径,分别是250km、500km和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