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pdf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pdf

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郁建兴昊宇 内容提要 中国民间组织的“暴发式”增长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和争论。作为对原 有分析取向一市民社会与合作主义一的修正和补充,“国家在社会中”这一新取向为我们 解读中国当前的民间组织现象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中国民间组织从国家中分离出来 的同时又在以新的方式与之建立起连接,这一连接的本质是双方基于合法承认基础上的 互动,它表明国家和社会正在通过交换界定相互的关系。 关键词 民间组织 中国 国家一社会关系 “国家在社会中” [中图分类号]@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一0142一cr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组织呈现出“暴发式”增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作为两 种主流研究倾向,市民社会论者将各种民间组织的兴起看作某种“市民社会”的萌芽,而合作主义 论者则将它视作是与国家、企业进行多边合作、相互依赖的发展过程。但把这两个源自西方历史 经验的概念作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工具,很可能是存在问题的。事实上,“特定社会的发展 状况和类型与民间组织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透过对特定社会中这类组织的研究可以发现此一 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①,反之亦然。因此,我们主张从中国社会本身的演化脉络中去探索 民间组织的缘起和发育过程,将现存民间组织理解为国家正式制度与社会力量在复杂背景下进行 互动的产物。本文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手,尝试运用“国家在社会中”这一区别于“国 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分析取向来解读中国当前的民间组织现象。 一、从分立走向合作: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作为20世纪最后25年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一社会关系分析范式,市民社会理论强调社会与国 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②。在中国,改 革开放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催生了社会领域的自治化,导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受20世纪 80年代以来民间组织大量涌现的现象所鼓舞,市民社会论者认为这标志着“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出 现,并且把中国转型的方向概括为市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对此,也有学者质疑这一理论的普遍性, 他们通过多个国家的转型经验论证了国家力量的衰减并不必然导致或帮助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自治社团的增加,如果没有政府加以适当引导和控制,在游戏规则尚未健全之前,社会就有分崩离 析的危险。国家与社会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的正负关系③,对任何一方的过分强调都会导致灾难。 由此,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试图跳出二元对立的框架,找到国家与社会勾连的基础,各种 社会团体被认为是恰当的选择。哈贝马斯首先指出“市民社会的核心机制是由非国家和非经济组 ①张小劲:‘非政府组织研究:一个正在兴起的热门课题),‘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加02年第6期。 ②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③丁学良:‘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清华社会学评论)20。0年。 · 142· 万方数据 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织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①,这些组织的功能与使命在于“通过两个相互依赖而且同时发生的过程, 来维系并重新界定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界限:一个过程是社会平等与自由的扩展,另一个是国家的 重建与民主化”②。科恩和阿雷托则进一步将市民社会理解为“一个介于经济和国家之间的互动领 域,构成这个领域的首先是亲密领域(尤其是家庭),结社领域(尤其是自愿结社),社会运动,以及 各种形式的公共交往”o。与此同时,中国市民社会论者也对西方的概念范式作了改造与修正,邓 正来提出要建构“良性互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④,黄宗智则明确指出中国实际的社会政治变迁过 程从未真正地来自对针对国家的社会自主性的持久追求,而是来自国家与社会在第三领域中的关 系作用⑤。 尽管如此,市民社会理论一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文化主张还是与我国国家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