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才与quot;非专业能力quot;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成才与amp;quot;非专业能力amp;quot;培养.pdf

第7卷第5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7No.5 Science 2008 Journalof Edition) May 2008年5月 GuangzhouUniversity(Social 。大学生成才与“非专业能力”培养 林昭雄,庞永师,孟强 (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摘要: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成才的需要,提出将大学生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 业能力”两类。认为“非专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力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 响比“专业能力”更加深远。通过分析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主要构成,认为其主要表现为适应 力、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和发展力五类,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路,提出了 五个方面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08)05—0045—04 大学生的素质及成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共性或个性上较为准确地体现当前大学生的能力特 其中能力研究又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课题。能力是指 点,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才。因此,当前 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能力 高校在强调大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 的结构,心理学家有许多不同的假说,基于教育的目 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将不拘泥于能力 的理论结构和传统分类,而是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当前大学生“非专业能力” 过程和专业特点,认为大学生的能力可以分为“专 培养的必要性 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两大类。这里的“专业能 力”是指大学生所修专业领域要求具备的特殊能 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和国家 力;“非专业能力”是相对专业能力而言,指大学生 建没的迫切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是社会 所修专业以外的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 发展的主体和直接推动者,社会中各个领域的竞争 展的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们已进入以信息 以有相同或相似的“非专业能力”。 密集和不断创新为特征的信息经济时代,它对人才 能力大小是大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 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而决定大学生的成才与否 会的需要,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 最主要的能力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也不 型高素质人才。从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也可以看 是特殊能力或“专业能力”,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 出,那些具有较好“非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显得更 性、适应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这一类能力,即我们所 有优势,更为急需。一项调查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 称的“非专业能力”。然而,过去的大部分研究主要 业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 偏重于强调某项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如观察力、思 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 考力等)或某个领域的特殊能力的培养,均无法在 42%(摘自《中国教育报))2001年)。对于用人单位 收稿Et期:2008-02-21 作者简介:林昭雄(1967.),男,广东广州人,广州大学讲师,从事党务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