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46sm(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条文说明)).docVIP

Sl46sm(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条文说明)).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SL46-94 条 文 说 明 编制说明 1 总则 2 一般规定 3 造孔 4 锚束制作与安放 5 张拉 6 防护 7 试验与观测 8 质量与安全 9 验收 编 制 说 明 6O年代,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仅用于坝工的加固处理,7O年代开始用于闸墩拉锚、地下洞室和高陡边坡的锚固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由于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正处于大力推广和发展阶段,在这方面虽然颁发了有关国家标准,但由于这些标准难以反映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国内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仍感需要编制一本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在水利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1987年,中国水利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预应力锚固学组承担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1987年5月,在武汉召开了主要起草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产生了编写大纲,并作了人员分工。会后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和编写初稿。同年11月在柳州召开了协调会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分为《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1989年5月在宜昌进行统稿,完成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第一稿;后经部分专家讨论修改,于同年10月提出《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第二稿,并提交在西安三原召开的学组年会上讨论修改,1990年4月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第三稿;在此基础上,经向有关专家咨询,形成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随后发送至国内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同时邀集二十余位预锚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题讨论。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全面修改后,于同年12月完成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送审稿)。 1992年4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主持在武汉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送审稿)审查会,对其总体原则、章节设置及内容逐一进行了审查,一致认为该规范(送审稿)内容基本可行,可按审查意见修改后报批,并建议该规范名称简化为《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专家组长为付继涛同志。李允中、张严明等同志参加了送审稿和报批稿的修改、定稿工作。 鉴于本规范为初次编制,加之各方面条件及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若发现问题,请将有关意见函告主编单位。 1 总 则 1.0.1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1.0.2 预应力锚固工序繁多,技术性强,作好技术交底、技术培训,使每一个参加预应力锚固施工者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懂得正确的工艺操作,而且能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操作,这对改进预应力锚固施工工艺,提高预应力锚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1.0.3 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是预应力锚固技术推广应用的根本保证。 预应力锚固是一项工序复杂、制约因素较多、难以补救的隐蔽工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及必要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质量教育和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QC小组活动。只有在科学的管理和制约下,才能促进我国预应力锚固事业健康发展。 1.0.4 预应力锚固在我国还是一项积极推广中的新技术,本规范强调“应结合工程实际,求实创新”,其目的在于:①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本工程需要的工艺、设备,不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②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但在开工前必须通过受力性能试验论证和正式鉴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使用。 2 一 般 规 定 2.0.1 水工预应力锚固选用高强度预应力钢材,是提高单孔承载能力的主要手段。故本节只引用了有关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有关标准。 混凝土柱状锚头、镦头锚、端杆螺丝(爆炸压结型)均采用预应力钢丝。80年代,XM型、QM型钢锚头逐步推广后,钢绞线的用量也与日俱增。精轧螺纹钢筋已开始应用,尚未大量推广;热处理钢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应用较多,水工预应力锚固中亦可作系统预应力锚杆材料。 2.0.2 本条所指非国标预应力钢材包括: (1)未编入国家标准的新钢种; (2)为特定条件研制的特种预应力钢材; (3)国外进口的标准预应力钢材; (4)国外进口的非标准(缺少标签及说明书者)预应力钢材。 2.0.3 预应力钢材具有出厂质量证书及标牌是保管防护较好的标志之一;凡不具备上述标志但防护较好的,亦应按非国家标准预应力钢材进行检验及技术鉴定后才可使用。 2.0.4 本条规定旨在避免原材料运输、储存过程中与有害物质接触。 预应力钢材均需长期在高应力状态下持续工作,若防护不严,可能导致应力腐蚀破坏。要尽力杜绝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