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171(疏浚工程管理设计规范).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 171-96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管理司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发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 171—96的通知 水科技[1996] 414号 根据1990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管理司主持,以水利管理司、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市。标准的名称和编 号为:《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本《规范》自1996年1O月1日起施行。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管理司。 本《规范》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 目 次 1 总则 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4 工程观测 5 交通设施 6 通信设施 7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 8 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 9 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附加说明 1 总 则 1.0.1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1.0.2 本规范适用于1、2、3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4、5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1.0.4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一般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1.0. 5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工程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3)工程观测; (4)交通设施; (5)通信设施; (6)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 (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 (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1.0.6 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1. 0. 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1.0.8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2.0.1 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0.2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一般应确定以下内容: (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4)确定管理人员编制人数。 2.0.3 跨县(市)级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根据工程管理需要,一般可设置地(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即1级、2级、3级管理机构。 县(市)及以下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工程规模较小,一般只设两级或一级管理机构。 2.0.4 管理机构应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合理设置职能机构或管理岗位,尽量减少机构层次和非生产人员。 2.0.5 堤防工程沿线每50O~1000m堤段,应配备一名群众护堤员,担负经常性的维修养护和护堤任务。 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3.0.1 为保证堤防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规划确定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作为工程建设和管理运用的依据。 3.1 工程管理范围 3.1.1 堤防工程的管理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工程和设施的建筑场地和管理用地: (1)堤身,堤内外戗堤,防渗导渗工程及堤内、外护堤地。 (2)穿堤、跨堤交叉建筑物:包括各类水闸、船闸、桥涵、泵站、鱼道、伐道、道口、码头等。 (3)附属工程设施:包括观测、交通、通信设施、测量控制标点、护堤哨所、界碑里程碑及其他维护管理设施。 (4)护岸控导工程:包括各类立式和坡式护岸建筑物,如丁坝、顺坝、坝垛、石矶等。 (5)综合开发经营生产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