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
中国蔬菜CHINAVEGETABLES 2008(11):30~32
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如平 张 军 万靓军 刘 娟谢兆伟徐顺飞
摘要以马铃薯郑薯6号为材料。进行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产量
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垄栽覆盖地膜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最高,成熟期最早,植株最高,分枝数最多;但茎
粗、叶面积指数、匍匐茎长、产量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则以浅旋耕覆盖稻草方式最高;商品薯率以传统垄栽方式最
高。不同栽培方式下,除蛋白质含量外,马铃薯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以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以浅旋耕覆盖
稻草方式最高。因此,生产上采用浅旋耕覆盖稻草栽培方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方式 产量 品质 浅旋耕覆盖稻草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作为粮、 1.2试验方法
菜、饲及能源兼用作物,在江苏二季耕作区已成为
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在江苏农村,水稻秸秆 省扬州市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农场进行。
处置困难,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稻草覆盖 土质偏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85%,全氮
马铃薯栽培方式不仅降污增肥、简单省工、抗旱耐 0.127%,碱解氮87.6mg·kg~,速效钾74.88
寒,而且效益较高,是今后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一个 mg·kg~,速效磷79.8mg·kg~。试验设4种栽
方向性技术措施口一】。但该技术存在出苗缓慢、不 培方式:①免耕覆盖稻草(8—10cm厚);②浅旋
整齐、易缺苗、薯块大小不均匀以及绿薯率高等问 耕覆盖稻草(8—10cm厚);③垄栽覆盖地膜;④
题,使其在大面积生产推广上受到一定限制。7’。 传统垄栽。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
19.5
m2,种植密度6670株(穴)·(667in2)~,每
本试验在稻草覆盖栽培的基础上,采用浅旋耕覆盖
穴1个种薯,株距25cm,行距40cm。
稻草的栽培方式,通过和其他栽培方式相比较,探
水稻收获后按不同栽培方式整地。处理①是
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
把畦沟中的碎泥均匀撤到畦面上,然后摆种、施肥、
影响,以期为解决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中存在的问
cm浅旋
均匀盖稻草8—10CB厚;处理②进行5~7
题提供科学依据。
耕,把畦沟中的碎泥均匀撒到畦面上,然后摆种、施
1材料与方法 肥、均匀盖稻草8—10cm厚;处理④是将地犁耙后
起畦,开种植沟、施肥、摆种、盖土7cm厚;处理③
1.1试验材料
是在处理④的基础上加盖普通地膜。各处理均采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郑薯6号。
取全生育期一次性全层性施肥,肥料采用单肥混
17.5 10
肥混配,纯N m2)~、P205kg·
王如平,副院长,副教授,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22512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