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披露与国有股权私有化中的盈余管理.pdf
ptll一。;|:4~叫”9…∥+呷掣;矿¨吲‘一j甜”‘?”y?j
毋移㈣矿一r9‘舒。1。’‘。晰”譬…’∥{m一?E∥一州一。。何‘∥。㈡t
5√7.j,i∥,j^,
7:尚j:f瓣{二4,知“;01j∥lm卉:t—j嘏曲J≯ot确|岛廊私ml;j*{÷十:?一舻。jj
誊蕊女j搿4∞d44岛¨拈m{§脚黝靶∞{札时“{矗!q捌^菘一。_}瓣t
信息披露与国有股权私有
化中的盈余管理
白云霞 吴联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0871)
【摘要】国有股权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国有股权转让价
格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如何抑制这种盈余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予以回答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
国通过控制权转移进行私有化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以及信息披露对盈
余管理影响的问题。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1年和当年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小于O,而私有
化后的第1年显著大于O;及时披露国有股权私有化信息的公司在私有化前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大于滞后披露
信息的公司。以上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存在降低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信息及时披露对私
有化前的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具有重要
启示。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企业盈余管理
一.概述
二十多年来,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重大课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沿着从国
有独资到国有控股再到国有产权多元化的渐进式路线而展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的调查报告,国有股权
随着国有产权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将对更多国有股权进行私有化。在国有股权私有化的改革进程中,如何确保转让价格
的公允性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一直以来,我国规定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不能低于账面每股
净资产,它为并购双方提供了在转让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因此,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影响国有股权转让
价格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大问题。
如果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那么,如何抑制这种盈余管理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
需要予以回答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经理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必要条件(Dye,1988;
Truemanand
and and
(Healy
Palepu,2001;Schrand
and
行为的重要措施。Jo Kim(2007)发现,持续频繁的信息披露能够抑制美国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然而,信息披露
对我国国有股权私有化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有抑制作用,还是一个有待于检验的问题。
本文以我国经历了控制权私有化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信息
披露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在私有化前1年和当年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小于0,而私有化后
的第1年显著大于O;及时披露国有股权私有化信息的公司在国有股权转移前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大于滞后披露信息的
公司。以上结果表明,为降低国有股权的转让价格,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存在降低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及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控制权转移与公司业绩”(批准号:05CjY00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
响”(批准号的阶段性成果;吴联生感谢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蜘’-cr7—0024)的资助。
37
万方数据
~
w 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