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历程——以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刻文献作为考察对象.pdf

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历程——以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刻文献作为考察对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历程——以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刻文献作为考察对象.pdf

第31卷第3期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VoL31.No.3 TheatreArts 2010年8月 JournalofNational ofChinese Academy August。2010 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历程 ——以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刻文献作为考察对象 糕黄 伟 摘 要:外江班在广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明中叶就有外江班在广东的传唱记录。先 后入粤的外江班有弋阳腔、海盐腔、昆腔、秦腔等,但大多规模很小,影响甚微。直到清中叶的乾隆年 问,外江班才真正发展成为一支堪与本地班相抗衡的力量。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个 由昆腔一枝独秀的初兴阶段,到花雅争胜的繁荣阶段,最后到外江班全面消退的衰落阶段三个历史 进程。 关键词:广东 外江班 发展 历程 外江班在广东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昆腔一枝 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广州长寿庵,不但香火旺盛, 独秀的初兴阶段,到群雄争霸的繁荣阶段,再到全 在此的戏剧演出也十分频繁。据张渠《粤东闻见 面消退的衰落阶段三个历史进程。 录》“长寿庵僧”条载:“墨客、画工以及工匠、优 伶,凡依之以觅食者不可胜计。”④该寺庙后建有 一、昆曲独盛时期{清乾隆以前) 戏台,常年都有昆曲演出,“所演多《西厢》、《牡丹 虽然早期入粤外江班所演唱的声腔不止昆腔 亭》诸艳本,师徒相酬,动辄十数日。”④不仅如此, 一种,如弋阳腔、海盐腔、梆子腔等都有在广东传唱 康熙中叶,时在广州演出的一个昆腔班子“祥雪 的记载,而且就传人广东的时间而言,弋阳腔是迄 班”,还被长寿庵住持僧大汕(1633—1705)送往越 今所知入粤最早的外来声腔,但弋阳腔主要是在民 南演出。此后不久,大汕又从苏州买来十二名优 间流传,而且“错用乡语”,很快便与广东本地音乐 童送往越南,“将良家子女买作优伶,节次售之。” 及方言土语融为一体而逐渐演变为本地班。海盐 “多买少女为优伶,送之安南。”@这是昆班出国演 腔在广东可谓昙花一现,毫无作为。秦腔在广东的 出的最早记录。 传播则要比昆腔晚得多。因而就其在广东流行时 昆曲之所以能在清初的广州盛行,与当时一群 间之久、传唱范围之广,以及影响之久远来说,昆腔 喜爱昆曲的官宦及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提倡不无关 当推首屈一指。故将早期人粤外江班视为昆腔一 系。康熙二十一年(1682)到任的两广总督吴兴祚 枝独秀并不为过。 (1632--1698),号留村,康熙二年任无锡知县,其子 据史料记载,昆山腔至迟在明万历年间已在广 吴秉钧,父子俩皆喜爱昆曲,秉钧自言:“幼居江南, 得熟闻吴歙曲……多阅吴越间老伶师奏伎,洋洋盈 东盛行开来。万历时广东博罗人张萱(1588— 1641)精通昆曲,他家蓄有歌姬,能以《太和正音谱》耳,知为风雅之遗。”(吴秉钧《风流棒·序》)吴兴祚 唱昆曲。南海陈子升(1614--1691)亦擅昆曲,还撰于广州任上蓄有家庭昆班,度曲自娱。戏曲家万树 有《昆腔绝句》多首。叫明末姑苏昆腔歌者张丽人 为吴府幕宾,在康熙二十一年随吴兴祚至广州,其 (名乔),其声艺曾为当时广东士大夫所倾倒。她死 所作戏曲,“每脱一稿,则大司马留村先生,必令家 后还得到几百个广东士大夫送葬,有为她建立百花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