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流动与内在机制1978-2011——来自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pdf

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流动与内在机制1978-2011——来自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流动与内在机制1978-2011——来自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pdf

● 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流动与内在机制● 1978—2O11 ——来自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17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莫艳清 杨建华 提要:基于2011年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市场转型中社会流 动的总体状态与特征,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模型的推导与分析,揭示了社会成员地位获致和精英 阶层继承与选拔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为:社会总体流动率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 上升,社会系统的开放度在日趋提高;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和市场化程度 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等后致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致的影响日益显著,而家庭背景等先赋性 因素和制度分割性因素则日渐式微;在整个市场转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精英阶层遵循内 部“精英再生产”的逻辑,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之间可通过代际间的相互转化实现阶层再生产。 关键词: 市场转型 社会流动 地位获致 “精英再生产” 内在机制 作者莫艳清,女,198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建华,男,1956年 生,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杭州 310025) 型)和关注精英群体研究为标志的第三代流动研究等 一、引 言 三个典型的研究阶段。由此,学术界基本上从流动率、 社会成员地位获致和精英群体的形成与选择三个角度 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思想最早可上溯到索罗金 来考察社会阶层结构发展状态和变迁方向,以判断社 (P.A.Sorokin)的《社会流动》(1927),其社会流动率会系统的开放或封闭程度。 与社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为社会流动的研究 国内关于社会流动的研究从对大城市(如山东、天 奠定了基础性地位。二战后,国际上关于社会流动的 津、深圳)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全国范围内数据的研究, 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形成了50年代以利普塞特 吴忠明、严善平和陆学艺通过流动表的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社会流动率在改革前后差别明显,流动率不断提 (S.M.Lipset)和本迪克斯(R.Bendix)发明和应用职 业流动表进行流动率分析为标志的第一代流动研究、 高,社会系统日趋开放,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现 60年代以布劳(P.M.Blau)和邓肯(0.D.Duncan)将象。白威廉(william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相结合并将路径分析技术引入地 年间迁居香港的132位移民的访谈和他们2865位邻 位获致研究为标志的第二代流动研究以及70年代以 居数据的研究是最早对我国社会成员地位获致的研 流动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对数线性模型、离散风险模 究,得出父母对子女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地位的提高无 一194— 万方数据 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流动与内在机制:1978—2011 所助益的结论;①而林南和边燕杰于1985年在天津的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性界限。 调查得出与白氏相反的结论。②此后,李路路和陆学艺 等人的研究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林与边结论的正确性, 二、理论与假设 还分别得出阶层的继承性或复制能力远强于它们的流 动性和父母亲对子女地位获致的影响已由依赖不平等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 的制度性因素(如分割市场中的单位部门等)转变为对 世人瞩目的巨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我国从再分配 教育路径依赖的结论。④当然,对精英群体的研究成果 经济形态走向市场经济形态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