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网印刷教案.pdf
授课科目:丝网印刷教案
授课教师:高胜难
授课班级:广告专业
授课目的:该课程为设计专业必修理论课。该课程是针对设计专业而开放的,其任务是使学生了
解服饰印刷常识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通过印刷工艺的教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打
下印刷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到印刷厂参观实习,进行丝网印刷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
实践能力。
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服饰印花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节服饰印刷起源于发展
第二节 服饰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点:服饰印花技术发展简史
难点:服饰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
第一节、印前图像处理:Photoshop 中的色彩模式
第二节、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
第三节、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输出方式与应用
重点: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
难点: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输出方式与应用
第三章服饰印刷制版准备
第一节服饰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丝网的目数
第三节 网框与绷网
重点:丝网的目数
难点:服饰的类型及特点
第四章服饰印刷模版的制作
第一节丝印模版概念及模版分类
第二节手工切刻模版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服饰印刷感光制版法
重点:手工切刻模版分类及特点
难点:服饰印刷感光制版法
第五章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
第一节服饰印刷的刮板
第二节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流程
重点:服饰印刷的刮板
难点: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流程
第一章服饰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2 课时
第一节丝网印刷起源于发展
一、丝网印刷的起源
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夹颉
印花方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画卷,就是西汉时期的网印品。东汉时期夹颉腊染产品开始流行。
二、我国丝网印刷的发展
至隋代大业(605-611 年)年间开始把绢网绷到一个框上制成镂孔花版进行印花工艺,使这一
印花方法在技术上产生了飞跃,发展成为早期的丝网印花法。唐朝宫廷用的衣裙也使用这种方法
来印制精美的图案从而满足对衣服的装饰。后来这种方法又传到日本,日本在奈户时代就用这种
方法印染衣服。这种镂孔版印染法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
到了宋朝,丝网印刷又有了发展,开始在网印用的染料里加入淀粉类的胶粉,调成浆料进行
印刷,使用浆料印刷改进了原来使用的油性涂料,用这种浆料印制的印品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国
外许多研究网印的学者不得不承认,丝网印刷是中国的一大发明。美国一家丝网印刷杂志的编辑
文章中曾这样介绍中国丝网印刷: “有证据证明中国人在2000 年以前就使用马鬃和模版。明朝初
期的服装证明了他们的竞争精神和加工技术。显然他们当时有市场并调研了技术知识,因为他们
改用真丝而提高了印刷水平。”可惜的是,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桎梏了生产力,限制了丝网印刷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利用感光胶制网版为标志的现代丝网印刷中,我们落后于西方列强。
三、现代丝网印刷术的发展与演进
在欧洲,到了18 世纪左右,模版漏空版已大量地用于墙壁纸的生产。1905 年英国的萨
姆埃鲁 ·希文研究出了使用丝绸网的印刷方法,并取得了专利。这种方法,后来被传到美国后,
一个叫琼·布鲁斯瓦斯的人对此又作了改进,研究出了用一张丝网进行多色印刷的方法,用于印
制招牌。此后,网印技术便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商业印刷中也被大量使用。
日本有一名画家叫万石氏,是日本现代网印的创始人,他16 岁赴美求学,1918 年回国后,即
将美国的此项新的网印技术引入日本,后来他又研究了 “聚合制版法”并获得了专利。在 1923
年在东京的芝园桥建立了一所合资经营的彩色印刷工艺公司,实业家守安龙山收买了这个专利投
入资金达40 万日元。万石氏负责该社的技术指导,努力进行改进,采用日本式印染模版技术,完
成了另一种清漆纸雕刻制版法。这种方法后来被输入美国。
网印的照相制版法于1925 年正式完成。它与现在的直接感光制版法完全相同。但由于在此之
前的1918 年,作为印染模型制作法,已经取得了专利,因此该方法并未取得专利。照相制版网印,
也和其它印刷方法的照相制版法一样,是利用了在1837 年法国人 L·J·M·塔卡罗的发明和应用
原理。在此以后,英国的 W·H·F·塔罗鲍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法。这些研究的结果使网印的
应用范围发生了变化。1914-1915 年美国的 C·M·彼得和 A·伊梅里等人相继发明了有明胶、聚
乙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