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地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自然地理

·4,92·北京志·综合卷·区县概要 第十章房山区 第一节 自然地理 7一116015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地处东经115025 7,北纬39030’~390557。 北邻门头沟区,东北与丰台区接壤,东隔永定河与大兴县相望,南部和西南部 分别与河北省涿州市和涞水县毗连。全区面积2019平方公里。依地质分区, 房山区地属燕山沉降带西山拗褶区的一部分。现代地貌直接表现出地台活化阶 段地壳构造变动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 平原和洼地。西北部山地占全境面积三分之二。山地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几 种。中山以百花山系为主,主要山峰有百花山、老龙窝、大房山、上方山等。 其中百花山为房山和门头沟两区界山,其主峰白草畔海拔2035米,属房山区 最高峰。上方山昔称“幽燕奥室”,为京郊风景名胜之一。低山面积很广,海 拔高度低于800米。低山区溶洞分布广,洞穴深,洞中景观奇谲瑰丽。其中云 水洞、石花洞、银狐洞、仙栖洞均已开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山前为洪冲积 平原和冲积平原。洪冲积平原分布于永定河与拒马河之间广大地区,海拔高度 30米一100米不等。 境内原有大小河流70余条,总长约1450公里。迄80年代仅存13条河 流,其中永定河为房山区与大兴县界河。境内主要有大石河、小清河、拒马河 等。永定河自卢沟桥下3公里右岸入房山境,在金门闸上游1.7公里处出境入 河北省。拒马河源于河北省涞水县,至十渡镇大沙地入境,经十渡、六渡、张 坊等地出境。大石河与小清河均属北拒马河支流,境内长度分别为106公里和 30公里。 状态。80年代以后,因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不少山泉枯竭。另据 《北京自然地理》记载:房山区山泉有97处,泉数占北京市总数的7.78%。 径流量5716.73万立方米,占全市28。33%。较大山泉有甘池泉、万佛堂泉、 黑龙关泉等。 第}‘章房JJJ区·493· 按气候分区,房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境内地貌复杂, 山区与平原相对高差悬殊,气候有明显差异。平原与山区夏季天数相等,为 103天;秋、冬两季山区比平原各多5天;春季山区比平原少10天。年平均 气温1 米,山区645.2毫米。年际间降水量极不均衡,年降水量最高值为1322.0毫 米,最低仅291.7毫米。 冬春季多刮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刮东南风。霞云岭地区为向南开阔的谷 地,终年盛行南风。年平均风速平原2.3彩秒,山区1.8米/秒。平原年平均 大风日为20.6天,山区为12天。平原年大风日最多为37天,最少为7天。 山区年大风日最多为3l天,最少为5天。 房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市第二位,矿区为双纪煤田构造。一 是晚古生代二迭系杨家屯煤矿,煤质较差,含灰份20%以上,且难于开采。 二是中生代侏罗系门头沟群,含煤层10层一15层,储量18.5亿吨,可采厚 度6米一15米。含灰份15%左右,发热量高,为优质烟煤。房山大理石开采 已有1300余年历史,且品种繁多。国宝汉白玉品质优良,驰誉中外,彩玉纹 理天成,独树一帜。其他品种有名贵的墨玉及螺丝转、艾叶青、芝麻花、银 晶、北京红、白银晶、豆青等10余种。据测总储量约4.56亿立方米。花岗岩 已探明储量693.6万立方米,预测储量达16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白云岩 储量1.73亿吨,大部分为一级品,部分可达特级。 第二节 建置沿革 房山最早的行政建置可上溯至殷商时期。斯时,古燕国自然形成,其都城 遗址位于今房山区董家林村。战国燕时,设中都县,遗址即今窦店西古城址。 秦时置良乡县。西汉初,今房山区地置良乡、广阳、西乡三县(国),武帝时 置利乡侯国。王莽称帝时,良乡改名“广阳”,西乡更名“移风”,原广阳县 废。东汉光武帝时,良乡复旧称,并析地复置广阳县。西乡(国)东汉时曾 一度省并,至献帝时复设。利乡(国)为城阳共王子刘婴封国,武帝元朔四 记载利乡(国)甘露元年(前53年)置,王莽时改名章符。 魏、晋及十六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几朝,良乡、广阳二县并置。北 朝北魏、东魏两朝仍设两县。北齐时良乡、广阳二县并入蓟,广阳县再未复

文档评论(0)

xutiantian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