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小书生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docVIP

考古小书生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小书生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裴李岗文化,裴李岗,裴李岗文化遗址,裴李岗时代,裴李岗文化玉器,韩国裴勇俊淫乱书生,李岗少将,李岗戏画,二十七集团军李岗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摘要:裴李岗文化是1977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试掘后发现的,是迄今为止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而且为仰韶文化来源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裴李岗文化 发现与研究 Abstract: At 1977,Peiligang culture was founded in Xinzheng, Henan province Peiligang Excavation of the site , the discovery is founded so far in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of the earliest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discovery has not only filled the Central Plains early Neolithic culture gap, but also for the Yangshao culture studies provide new sources of information. Key word: Pligang culture search and research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也是河南四十年来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1] 。裴李岗文化是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它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也有一定的内涵和一批特征鲜明的石器、陶器群,因此在它被发现之后,就被我国考古界以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命名。由于它首先发现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故命名为裴李岗文化[2]。对于裴李岗文化的年代问题,考古界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肯定它早于仰韶文化,属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但是对该文化的分期和类型方面的研究,基于以往出土资料的局限和研究者对类型学的认识与所持标准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因此,学术界对于裴李岗文化的分期和类型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一、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历程 自裴李岗文化是1977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试掘后三十多年来,相继发现120余处裴李岗文化遗址,从各遗址的地理位置来看,几乎分布全省各地。河南省北部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近河流的丘陵岗地,河南省南部的遗址则分布在近河的平原地区。经过大规模发掘的遗址有:新郑裴李岗[3], 密县莪沟北岗[4], 长葛石固[5], 舞阳贾湖[6], 汝州中山寨[7], 郏县水泉[8]等。经过试掘的遗址有:淇县花窝[9], 登封王城岗[10], 巩义铁生沟[11], 瓦窑嘴[12]等。通过学术界近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基本上弄清了裴李岗文化的基本内涵、分布范围和性质等问题。裴李岗文化分期研究和类型的区分将是裴李岗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裴李岗文化的基本内涵 根据学术界多年来对裴李岗文化遗存的研究可知,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地域从早至晚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豫中的嵩山周围地区,后扩展到豫中南部、豫北南部和豫西黄河沿岸地区。由于裴李岗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化面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3]。裴李岗文化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个方面。遗迹主要有墓葬、房基、灰坑、陶窑等,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具体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裴李岗文化的墓葬 在现已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墓葬,少者几座、几十座,多者几百座。有的墓葬保存基本完好,而且内涵丰富。 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裴李岗遗址墓葬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有固定的墓地,并置于地势较高的岗地上,与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墓葬主要集中在墓地的中心区域;第三,墓穴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埋葬方向均为头南脚北,或稍偏西,墓室一般长1. 5米-2. 5米,宽2米左右,一墓一人,葬式均为仰身直肢。目前仅发现1座双人合葬墓。墓葬中绝大多数都有随葬品,除4座墓无随葬品外,其余均有。少者1件,多者14件。随葬品中主要是陶器,常见的有双耳壶、三足钵和深腹罐。另外,还有碗、钵、双耳罐、圈足壶、三足壶、盘、豆、鼎等。生产工具占的比例较小,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石镰、石铲和石磨盘,少数墓地还有石斧、石矛、磨石。装饰品目前只发现有绿松石和骨簪等种类。随葬品放置的部位,以头旁和脚侧比较常见,但也有部分墓葬将随葬品放在死者的左侧(有的从头到脚成一行排列),个别的放在左右两旁。放置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律。如三足钵一般口朝下扣放,并且二、三件摞在一起放置。碗、盘、钵则口朝上放,双耳壶和深腹罐立放或倒放等。 墓葬中随葬器物的组合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单纯用劳动工具随葬,并以石斧、石铲、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为主,少数有石矛、石凿、石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