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概.doc

摘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5000年来的文化沉积,不论是从科技、农业等方面,都堪称世界文明的先导。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民族能在世界上在很长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有其长处及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在世界上长期保存下来的最重要的理由,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有其“长处及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沉淀、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其中既有糟粕亦有精华,并且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某些不相适应和冲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亮点和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其对读者有所启发 课程综述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这门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史学等八个方面的论述使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在其中的哲学、教育和文学版块 我们能深刻的看到了古代先贤的伟大思想结晶。在古代哲学方面先是有着五行金、木、土、水、火本质论再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现象论最后是阴阳规律论。之后就出现了百家争鸣与“儒”、“道”之哲学体系佛道儒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儒学——教化百姓道学——修身养生理学——规范天下佛学——安抚民心。还得出处世行为准则以道德立于世、行为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争无私、弱志强骨、以柔克刚、报怨以德、礼贤下士、不言之教、戒骄戒躁。在教育上古代产生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春秋时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劝学篇“主张日积月累专心致志“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董仲舒汉代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进行教育、韩愈《师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宋代朱熹提出“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重视“躬行实践”“自求自得”“循序渐进”。明末清初黄宗羲。治学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颜元也是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主张教育“经世致用”教育必须以“实学、实习”为主。中国的文学著作更是多如繁星《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后诗经300年左右主要作者是屈原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文体后世还有唐诗宋词元散曲明清小说。唐朝的文学巨匠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标志着唐诗勃兴时代的来临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水调歌头、辛弃疾、李清照。 在伦理、宗教和史学中也是成就非凡 在伦理上有着中华民族的十大优秀品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已奉公、修已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还有“为人处事”之道十二范畴宽、恕、诚、信、中、和、忍、让、防、藏、圆、报。宗教上佛道儒三家共同影响相辅相成。道教是本土教,它源于中国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道教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问题都能在道教中找到答案。鲁迅先生曾指出了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砥之所在”。中国传统儒学并不是纯粹的宗教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与深厚的人文传统的理性主义学说。正是因为儒学在中国社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才使得中国未曾出现过类似其他国家和民族大都经历过的宗教统治时代。佛教是外来宗教。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就中国化了。 在科技与艺术方面更是世界的顶峰。 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四大发明、中医这些都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东西。中国的书法、绘画及建筑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书法中的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更是人类文字的一大发现。各种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皇家园林、深宫别院让我们流连忘返。 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解 教育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教育的内容是适应现代人的发展教育的方法永远都在更新与变革之中这是勿庸置疑的。虽然教育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国的教育实践已有丰富的经验教育哲学思想称得上是源远流长。我们今天追求理想的教育渴望“诗意地栖居”倡导“最优化的教学”巴班斯基提倡人本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些差不多都可以从远至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雏形。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深刻的重要的启示。  “天人合一”中的人性化思想  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