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案例分析讲义(杨善长).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案例分析讲义(杨善长),杨善长,民法案例分析,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民法经典案例分析,民法案例分析教程,民法学案例分析题,民法案例分析题,民商法案例分析,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民法案例分析方法 ——以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和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的比较为中心 杨善长 掌握民法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得分的关键。很多考生都在抱怨,民法案例分析题真“变态”——“一看都会,一做都错”。也有的考生感叹:民法案例分析题中陷阱丛生,防不胜防, “刚刚走出你的,却又落入你的。→财产继承关系;②取得财产→所有权关系;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④订立合同行为→合同债权债务关系;⑤违约行为→违约责任;⑥无因管理行为→无因管理法律关系;⑦不当得利事实→不当得利返还法律关系;⑧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权利人丧失胜诉权。根据上述对应关系,明确案例中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数量和性质。 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法律事实与某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法律事实引起一个法律关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同一主体会同时涉及到多个法律关系,又存在两种具体情形:一种是数个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比如物权法律关系和债权法律关系,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既可能是并列存在,也可能互相之间存在承接和转化关系;另一种数个是性质相近的法律关系,比如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和不当得利法律关系。区分比较这些法律关系,是确定主体享有何种请求权以及如何行使请求权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同一法律事实,同时引起两种性质不同且互相不发生竞合的法律关系。例如甲将自己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委托给其朋友乙保管,乙在保管期间将该电脑以市场价卖给不知情的丙,双方完成标的物的交付和付款。本例中,丙的行为构成善意取得,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这一法律事实(事实行为)可以引起两种法律关系的发生:①物权法律关系,即在甲与丙之间发生电脑所有权的变动,甲失去所有权,丙取得所有权;②在甲和乙之间引起债权法律关系,即甲可以请求无权处分人赔偿损失或返还不当得利。(更确切地说,该债权法律关系乃由乙的无权处分行为所致,但是与善意取得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因为若不是丙善意取得,乙的无权处分行为就不会导致甲的所有权丧失。) (2)法律关系的竞合。所谓法律关系竞合是指同一法律事实引起多重具有“同向性”的法律关系发生。也就是说,在这多重法律关系中,尽管在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不同,但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的变动方向都是同一的。 试举下例进行说明: ①侵权法律关系与违约法律关系之竞合:例如甲商场故意将一存在质量瑕疵的热水器卖给乙,乙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漏电,导致乙严重受伤。甲商场的行为属于加害给付,由此在甲商场与乙之间产生两种法律关系: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和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②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与不当得利法律关系之竞合:例如甲将自己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委托给其朋友乙保管,乙在保管期间将该电脑以市场价卖给不知情的丙,双方完成标的物的交付和付款。根据法律规定,丙取得电脑所有权,此时,在甲与乙之间形成三种法律关系: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与不当得利返还法律关系。 ③拾得遗失物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竞合:(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物权法律关系(返还原物)与无因管理法律关系(拾金不昧时);(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与不当得利返还法律关系(拾金而昧时,物权法第107条)。 (2)法律关系的交叉。所谓法律关系的交叉是指同一法律事实或多个法律事实引起多重具有“异向性”法律关系发生。也就是说,这多重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变动方向彼此相反。典型的法律关系交叉情形如不当得利法律关系与无因管理法律关系的交叉:例如甲的一块名表丢失,被乙拾得,乙经多方打听失主未果后,发现该表已摔坏,于是将该表送去修理,为此支付修理费若干。后甲得知该表为乙拾得,要求返还。本例中,存在两个法律事实,分别引起两个“异向性”法律关系:①乙的拾表行为引起不当得利法律关系(乙向甲返还);②乙的修表行为引起无因管理法律关系(甲向乙偿还修理费用)。 (3)法律关系的转化。法律关系的转化,是指同一法律事实不能引起当事人预期的某种法律关系的发生,但却能导致另一种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发生。典型的法律关系交叉情形如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物权设定行为:①不产生物权法上的法律效果;②在当事人间产生债权债务法律效果。例如甲将300册藏书送给乙,并约定乙不得转让给第三人,否则甲有权收回藏书。根据法律规定具体分析每个法律关系的内容,将多个竞合的请求权进行比较,选择对主体最有利的请求权作为案例分析的出发点,进而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得出明确的法律适用结果。甲将300册藏书送给乙,并约定乙不得转让给第三人,否则甲有权收回藏书。其后甲向乙交付了300册藏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无效,乙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