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章,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交底,机械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电气安全技术ppt,电气安全技术手册,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电气安全技术 第二章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 第二章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 第一节 触电及救治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第四节 漏电保护与特低电压 第一节 触电及救治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 以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为例——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其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6.54%。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 人本身就是一种电气设备,这是因为: 人的整个神经系统是以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 上述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所涉及的能量是非常小的。 人只要求正常功能所必要的电能,由于这个能量非常小,因此,系统功能很容易被破坏。 触电:人身接触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使人身成为电流通路的一部分。 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会造成两种伤害: 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 案例1:某高校电机实验室,一学生带电连线被打倒 案例2:某小区一居民家中,热水器漏电,高中生洗澡死亡 案例3:某变电所电工在高压配电箱的高压断路器附近打扫卫生时发生触电死亡事故 案例4:某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在下水抢救落水学生时教师死亡,结论是触电事故。 心室纤维颤动  当电流通过神经纤维刺激到肌肉时,肌肉即要收缩。心脏本身具有工作过程所需的电动势,形成心脏各个区域按正确顺序有节奏运动的控制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的平均电压为1~1.6mV,心脏的一个博动周期约为0.75s。 当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通过时间超过某个限值时,心脏正常博动的电信号便受到干扰而被打乱。这样,心脏便不能再进行强有力的收缩而出现心肌震动,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心室纤维颤动”。 若这种颤动不及时消除,很快会导致心脏停搏,造成死亡。 电击致命原因 ① 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6~8分钟)→ 死亡   T波前半部(约0.1s)——心脏易损(激)区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 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 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二、影响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为 104 ~ 105? ,当角质外层破坏时,则降到800~1000?。 变化范围 皮肤表皮最外层——角质层其厚度一般不超过0.05- 0.2mm,但其电阻率很大,可达1×105-1×106 Ω·m。但数十V即可击穿角质层,使人体阻抗急剧下降。 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Ω; 影响因素 电气参数:U(接触电压)↑→ RP↓, I ↑ → RP↓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Ω) 3. 电流路径 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 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停止跳动,中断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死亡。 因此,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其次,是手到手的电流途径,再次是脚到脚的电流途径。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值(工频)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 最低(概率0.5%),男: 9mA; 女: 6 mA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I颤=50mA 适用于当1s ≤ t <5s时; I颤=50/tmA 适用于当0.01 s< t <1s时。 4.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人体通电时间越久,共体阻搞因出汗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另一方面,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750毫升)中,有一个100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