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的自误自乐 走到城市的舞台.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农村的自误自乐 走到城市的舞台.doc

从农村的自误自乐 走到城市的舞台 ——邕宁区那路壮族女子八音队化茧成蝶历程 ? “相夫教子”、知足一日三餐曾是多少农村传统已婚妇女理想的生活,然而,在离邕宁城区仅有几公里远的那路村,活跃着这样的一支农村表演队伍,鼓、锣、钗、唢呐等乐器均由清一色女性表演,从一开始只有1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30多人;从当初的民间业余的自娱自乐到为周边群众以及各种文艺活动进行专业表演;由名不经传到深受广大受众喜爱……实现了一次化茧成蝶的华丽转变,她们就是邕宁区蒲庙镇那路壮族女子八音队。如今她们还专门成立了拥有56名会员的邕宁区那路骆越艺术团,目前成为邕宁区新兴的一支文艺奇葩和一张名片。 ? 突破传统观念 何谓“八音”?《辞海·艺术分册》解释有二。其一为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多年来,素有壮族八音之乡的邕宁,各乡镇各村基本都有八音演奏的习俗和传统,八音中的鼓、锣、钗、唢呐等乐器均以男性表演为主,这种演奏传统在男子当中代代相传,女性少有问津。男性表演时双臂力量厚重,丹田之气充足,乐声粗犷嘹亮,雄浑深厚,震慑魂魄,令人叹服。 那路村虽是百家姓,但多为壮族人家。那路村的八音活动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许多广东人都疏散到那路一带来避难。此时,与马师增为师兄弟的陈林,也离开广东粤剧团来到了那路。在那路传授粤剧、广东音乐和八音演奏。那路村八音演奏的第一代传人是李春其、李春宜、李春家、黄庭荣、黄庭松和黄江等人。那路村八音演奏的第一代传人,不但在村里每年最热闹的冬至和农历八月十五等佳节大闹一番,或为人家生日祝寿、婚嫁贺庆,还到周边的太平、南阳、中和等乡村做师傅传授八音演奏。他们所用的大鼓和大锣都是需要两人以上才能抬动。至今那路村屯黄坡尚存一对直径120cm大的铜锣,团天坡存一副直径100cm大的大钹,都为广西之最。他们演奏的多是《大开门》、《小开门》、《得胜令》、《贺寿》、《送子》、《帅牌》、《十三支》、《水仙子》、《到春来》等等传统曲牌。那路村男人们演奏的八音传统一代传一代,直传至今日,即使是过去动荡的社会也不受影响,没有中断过,照样吹奏,照样打闹不误。 当男人们在演奏八音时,也渐渐地影响到了那路村的一些妇女们。她们先是在男子演奏八音时前去看热闹,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渐渐地就对八音演奏产生了兴趣。农闲时节,一些女子常常趁自家有演奏八音技艺的男人外出时,偷偷拿出他的唢呐来瞎吹一气。个别大胆一些的女子还耍顽,晚上逼着老公教吹唢呐。 那路村妇联主任黄玉桂对这一可喜现象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终于萌发了将这些爱好八音演奏的女子组织起来,成立一支女子八音的想法,以进一步活跃那路村的文化生活,丰富那路村的文娱活动。她将这一想法向妇女同胞们说开去,不想一下报名参加女子八音队的竟有十数人之多,再一动员又有一些女子参加。演奏所需的唢呐和服装,由村文化活动中心筹一部分,其余每人出资购买,于是,那路村女子八音队于2009年11月筹备,只用两个月时间便于2010年1月正式鸣金成立了。现在的那路村女子八音队共有33人,大多数都是在30岁上下的已婚女子,最大年纪是55岁的黄小梅和50岁的李桂吉。八音队虽然成立了,然而摆在她们面前的各种矛盾和困难需要他们去克服,何况她们全是农村妇女,需要劳作养家糊口、需要照顾老幼和家庭日常事务、更需要去学习那些她们从来不认识的而又最基本的简谱…… ? 说服家人支持 起初,她们的男人大多反对她们参加女子八音队,说:“八音打闹,从来都是男人的事,一个妇道人家去弄这个,丢人现眼!”有3个男人打断了她们的唢呐,威胁说:“你再去学,连你的脚都要打断!” 她们的家公家婆也普遍反对她们去学吹唢呐,认为女人学吹唢呐,不是正经的事儿,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才做的事。 她们的孩子也出来凑热闹,讽刺她们说:“妈,别吹了,难听死了。吹得像是鸭叫鹅叫。”甚至说是“吹得像牛杀不死,噢噢乱叫。” 在这样的家庭压力下,个别人确因小孩过小,小孩没人管,家务没人做,即使是已经学会了吹唢呐,还是把唢呐和演出服装拿来退掉了。但大多数还是顶下来了。 她们对小孩说:“娃呀,妈现在刚学吹唢呐,当然吹不好,以后会吹得好的,妈一定吹上几首最好听的曲子给你听。”孩子不语了。 她们对家公家婆说:“人正不怕影子歪!我们学吹唢呐,是为了丰富我们那路村的文娱生活,我们一天做苦做累下来,又不偷又不赌,吹一吹闹一闹,开开心心怎么了?何况现在都是新农村了,政府不是提倡乡风文明嘛!”家公家婆无话了。有的家公家婆在后来她们学吹唢呐时下了雨,还送来了雨伞。 她们理直气壮地对家里的男人说:“有谁规定,有些事只能男人做而女人不能做呢?”“男人做得了的事,我们女人也能做!” 男人们无奈了,只能一脸干干地笑。几个被打断了唢呐的女子,玩起了女人的威风,将她们的男人揪了来,要他们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