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现状的调查.docVIP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现状的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现状的调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国自然保护区现状,大型真菌,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中国大型真菌pdf,中国大型真菌,中国大型真菌彩色图谱,小龙门大型真菌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的调查 姓名:苏洋 学号: 指导老师:常福辰 摘要:通过参阅前人有关的报道,整理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37种,并注明它们的分布地点,生境及生长形态。对于天目山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多样性的维系和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目山 大型真菌 种类 特征 The investigation of large-scale fungus distribu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 Tanmu mountain nature protection area Name:SuYang Number Teacher:FuChenChang Abstract: Through the relevant reports of our predecessors,thirty-seven kinds of the large-scale fungus in Tianmu Mountain nature protection area are organized, and indicate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habitat and growth patterns. To the survey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large fungus resources in Tianmu Mountain region ,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large fungus resources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nature reserves, protected areas and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use. Keywords: Tanmu mountain large-scale fungus kinds character 0 前言 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面积4284公顷。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自然保护区之一,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区的北缘,属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植物为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是中国中亚热带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以天目山命名的植物24种,如天目金粟兰、天目铁木、天目朴、天目蝎子草、羊角槭、天目蓟、天目风毛菊、天目贝母、天目凤仙花、独花兰、象鼻兰等,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二级保护植物12种,三级保护植物23种,珍稀孓遗植物银杏的野生种也分布于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1]。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杏、连香树、鹅掌楸等珍稀濒危植物。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2]。 天目山特有的地形、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为药用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通过调查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现状,力求为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真菌资源,进一步做好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维系,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3]。 1.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部分真菌种类及主要特征 1.1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肉座菌科竹黄属又名竹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茧、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竹参、竹三七、血三七等子座小,长1-4.5cm ,宽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多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为箭竹属(fargesia fi′anch)和短穗竹属(rachystachyum)植物,短穗竹(b.densiflorum)及其变种毛环短穗竹(var.。illosum)是其最重要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产量最大。Xylaria 子囊菌亚门,炭角菌科子座,无柄或有柄,常可直立。子囊果为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通常暗色,有孔口喙。子囊单囊壁,壁薄,顶部有顶环构造,棒形。子囊孢子单胞,成黑色,卵形顶部有胶质的附属物,成粘团射出或溢出。 ? 生于阔树枯枝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1.4 白耙齿菌IrpexlacteusFr. 齿菌科Hydnaceae生于阔叶树枯立木上,引起木材腐朽。 子实体一年生,常平伏反卷,偶尔侧生。菌盖常覆瓦状、贝壳状或侧面联合,上表面白色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