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侵害债权行为:立法及判例根据与损害赔偿
传统侵权行为法认为,债权是针对所有权和人身权而设立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侵害他人债权在该行为发生之前,双方当事人之间一般已有协议存在,因此,有关侵害债权问题,各国民事立法一般都将其列入债的不履行的效力之中。可见,在传统民法中,债权不能作为侵权行为的客体。这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债权在民事权利中的地位是显著的。它与物权一起构成了民法财产权的两大支柱。在现实民商事活动中,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并不少见,司法实务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现象,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债权能否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第三人侵害了债权,又如何进行损害赔偿?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点尝试性探讨。
一、侵害债权行为立法及判例根据
笔者认为,侵害债权行为的理论根源是债的不可侵性,即客体意义上的对世性。不仅如此,侵害债权行为还有充分的立法与判例根据。
在大陆法系,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尽管法国法院最初坚持债之相对性原则,但在1908年Raudnit Z V Deouillet一案,直引第1382条,抛弃了“合同相对性原则排斥第三人侵权责任”的观点,法国学界通说肯定了判例所持立场的改变,认为债权具有不可侵性,第三人侵害债权可以构成侵权行为,不受合同相对性原则约束。日本1915年大审法院判决采纳了权利不可侵性学说,主张应承认第三者侵害债权,认为“对世性权利不可侵犯的效力实际上具有权利的通有性,不能将债权例外。”瑞士联邦债务法第41条第2项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也有义务赔偿。”我国台湾民法第184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者,推定其有过失”。
英美法系乃判例法国家,相对而言讲究个案的公正和正义,其侵害债权行为责任制度源远流长,实质上自始即承认债权具有不可侵性,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法制时代,对责任构成要件有严有松,见解不一。
我国确立侵害债权行为亦有足够的立法依据。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起码有两条可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了民法基本原则之一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不仅是对民事活动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行为、恪守信用的要求,而且是具有补充性、不确定性和衡平性的一般规定;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的、人身的权利,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所谓“财产”,包括一切积极的、消极的财产。债权基本上属于预期的财产利益,是消极财产。我国台湾的曾隆兴博士在其著《现代损害赔偿法全论》中论述第三人侵害债权一节时,也是将其安排在侵害财产权章目之下。
二、侵害债权行为损害赔偿
从前文可知,债权可以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侵权行为的一个基本法律后果就是产生损害赔偿之债。要消灭此损害赔偿之债,就要首先理清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然而,侵害债权行为又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它常常伴随着债务人的债务不履行责任(主要是违约责任),因此,应正确处理好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以便最终确定责任分担及赔偿范围。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因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事实而产生的有关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为侵害债权行为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因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方式不同,由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关系主体也有所区别。
1.在直接侵害债权场合。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通过处分、损害债权使债权直接丧失,第三人的行为并未通过债务人作侵权媒介,此种情形下的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主体即为债权人和第三人。此时,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责任。
2.在间接侵害债权场合。如果第三人引诱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第三人为违约引诱,有抵制余地而不加以抵制,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则债务人应承担相应责任,此时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为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其中,债务人和第三人因并无共同意思联络而成立不真正连带债务,应各自承担责任。当然,债务人对违约引诱不能识别而违约,由第三人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侵害债权人债权的,则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此时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为第三人、债务人和债权人,由第三人与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应注意的是,对于第三人劝说、教唆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债务人明知侵害债权的意图而同意的,视为恶意串通。
(二)侵权赔偿关系和违约责任的关系处理
从违约角度讲,违约责任也具有相对性,是违反合同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在第三人侵害侵权情况下造成的债务人违约,作为违约责任,只能由违反合同的债务人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告凌鹏、刘武等18人上诉被告株洲市人民政府撤销行政行为纠纷.doc
- 法律法规350475.doc
- 法律法规49973.doc
- 期房转让法律问题思考93785.doc
- 非诉讼法律援助(含代书)卷宗装订要求.doc
-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思考.doc
- 10继承法92817.ppt
- 法律法规49592.doc
- 实习律师如何进行训练.ppt
- 对原告不良诉讼心态的冷思考.doc
- DB11_T 2106.3-2025 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技术规程 第3部分:验收与评估.pdf
- DB11_T 2409-2025 建筑屋顶光伏应用条件评估技术规范.pdf
- DB43_T 3220-2025 食品包装用塑料容器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63_T 2438-2025 市场主体信用履约规范.pdf
- DB63_T 2450-2025 模块化装配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pdf
- DB11_T 1617-2025 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耗限额.pdf
- DB11_T 2417-202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规范.pdf
- DB63_T 926-2025 绿色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63_T 2452-2025 加油站诚信计量管理规范.pdf
- DB63_T 2429-2025 规模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规范.pdf
最近下载
- QBT5510-2021 家用电冰箱保鲜性能试验方法.pdf VIP
- 纸箱生产技术培训.docx VIP
- 金属成型软件:PAM-STAMP二次开发_(14).用户界面与图形编程.docx VIP
- TJ9-74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VIP
- ±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pdf VIP
-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ppt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固化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