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沟通障碍及治疗.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閉症兒童的溝通障礙與治療 國立台南啟智學校 語言治療師 陳志文 93.12.17 鑑定基準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教育部,民87) 自閉症是指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的問題,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的困難。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特徵 溝通及語言缺陷(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deficits) 社會性缺陷(social deficits) 行為問題(behavioral problems) 自閉症兒童語言/溝通行為 有口語能力者 無口語能力者 有口語能力者的語言溝通特徵 接受性語言方面: 1.語意理解困難 -聽不懂指令 -無法做應用問題 -抽象語彙難以理解 -代名詞反轉 -鸚鵡式仿說 -文不對題或與情境不符合 2.無法解讀非語言的溝通線索 有口語能力者的語言溝通特徵 表達性語言方面: 1.使用非慣性口語表達模式 2.語用困難 -受限的溝通功能 -主題選擇、維持、改變、啟動、輪替 對答、等待 3.代名詞反轉 4.語言發展遲緩 非慣性口語行為 (unconventional verbal behaviors) 定義:由可區辨的語詞所組成的口語型態但卻違 背傳統社會所接受之語言溝通慣例。 鸚鵡式仿說 隱喻式語言 --自言自語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這些話與當 時情境毫無關係,但可能隱含某些意義。 不停問問題 固執性說話 溝通功能 規範行為:為獲得或限制環境的目的,做出規範他人行為的行為。 社會互動:為人際目的而做出吸引、持續他人注意自己的行為。 共同注意力:分享注意某物體或事情做出引導他人注意力的行為。 無口語能力者的溝通特徵 缺乏溝通意圖 缺乏因果關係概念 語用困難 --當訊息的接收者而非啟始者 使用不當的溝通方式 如:出怪聲 使用行為語言 自閉症兒童的溝通介入 結構化下學習 建立因果關係概念 增加溝通意圖/動機 替代性溝通系統介入 增加溝通機會 由舊技巧/經驗學習新的技巧/經驗 有意圖時顯現之行為 連續一行為(如:伸手或發聲直到他人反應) 伸手朝向拿不到的東西 注視物品 靠近、站旁邊或前面 使用一致的表情、姿勢或發聲表示 注視人並結合其他行為,如:發聲或姿勢 替代性溝通系統 符號語言(sign language) 物品交換(object exchange) 圖片指認系統(picture point system)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 電腦或文字書寫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ECS)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Bondy Frost,1994 為增進無口語者功能性溝通的一種擴大及替代性溝通系統。 利用不同階段的訓練,達成兒童主動溝通及類化目的。 可在多種地點、時間實施,且達類化、保留的效果。 應用了不同的行為教學法,如向後連鎖、延緩提示及實物提示的消退等。 PECS的訓練流程 階段一:個案在看到「最愛的物品」後,會拿 起該物品的圖卡,並將圖卡交到訓練者的手中。 階段二:個案能走到溝通板前,選出圖卡走向訓練者並將圖卡交至訓練者手中。 階段三:個案能走到溝通板前,從一堆圖卡中選出想要物品的圖卡,並將圖卡交給訓練者。 PECS的訓練流程 階段四:句型結構-我要…:個案能從溝通簿中選出「我要」這張字卡和他所要得到的食物圖卡,把它們依序貼在句帶上,並將句帶拿給訓練者。 階段五:個案能自發性的要求東西,也會回答「你想要什麼?」這個句型。 階段六:個案能正確的回答「你想要什麼?」、「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等類似的問題。 Mirenda&Schuler(1986) 1.小孩坐於桌前,喜愛物看到但拿不到,, 且其圖片放於小孩面前。(無口語或身體提示) 2.與小孩進行活動,小孩會有很大的可能接觸到圖片。 3.一旦小孩接觸到圖片,立即給予喜愛物。 4.過一段時間後,喜愛物從視野中去除。 5.提供圖卡,小孩學習選擇喜愛物的圖卡。 特點:在訓練期間並無提示給予可避免自閉症兒 童依賴提示的問題。 如何增加溝通機會 先建立事件或活動的routines 當routines建立後修飾routines(非預期之事件) 1.routines事件的違反 如:穿大衣戴帽子並躺著睡覺 2.不給物品 如:倒果汁但沒有杯子 3.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