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杂志,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教程,环境微生物学,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微生物学(6~8分) 微生物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定义: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的最低等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分为三大类。(1分) 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粒) ①以纳米为单位,形体最小,结构最简单; ②必须寄居于活细胞中才能复制; ③只有一种核酸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称病毒; ④传染性蛋白粒子称亚病毒或朊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包括:“原来荔枝一裸放就生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细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即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新生隐球菌。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肽聚糖或称粘肽; ①G+细菌的细胞壁上有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②G-细菌的细胞壁上有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总结: 细菌的细胞壁上有肽聚糖骨架的为G+细菌;没有肽聚糖骨架的为G-细菌; 属于三维立体结构的是G+细菌;属于二维网状结构的是G-细菌。 2.细胞膜:细胞膜上有中介体,能产生能量,与呼吸有关; 3.细胞质:细胞质上有: ①核质:决定遗传特征; ②质粒: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能决定遗传特征;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③异染颗粒:用来鉴定白喉、鼠疫、结核。 4.核质。 二、细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和医学意义: 1.溶菌酶:通过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2.青霉素、头孢: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3.万古霉素: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 4.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 G+、G-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只有磷壁酸,其它什么都没有;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有脂多糖、外膜、外膜蛋白。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荚膜:具有侵袭力; 2.菌毛:具有粘附力; 3.鞭毛:具有运动力; 4.芽胞:最大特点是耐高温。常作为灭菌的指标。 5.格兰染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复红复染。(注意:格兰染色的顺序是结、碘、乙) 细菌的生理 1.细菌繁殖方式: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2.细菌素:具有鉴定作用;用于流行病学的分型调查; 3.细菌生长繁殖最快、最活跃、最典型的一期叫对数期(指数期); 4.分类: 专性需氧菌 ②专性厌氧菌 ③微需氧菌 ④兼性厌氧菌。 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使用适合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工配制而成的基质; 2.常用的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含0.3~0.5%低浓度琼脂; 固体培养基:含2~3%低浓度琼脂;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增菌。 消毒与灭菌 1.消毒: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胞; 2.灭菌:指杀灭所有微生物含芽胞;(一锅端) 3.高压蒸汽灭菌法:可以杀灭芽胞;是目前最好的灭菌方法;温度121.3℃、15~20分钟、压力1.05kpa/cm2; 4.紫外线消毒:能杀菌的紫外线的波长是240~280nm。 噬菌体 1.噬菌体于属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2.噬菌体的表面有抗原决定簇,所以它有抗原性。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是耐药质粒(R质粒); 2.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异染颗粒、细菌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菌群失调症: 诱因:抗生素滥用; 原因: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改变。 2.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金葡菌; 3.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三点: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 其中以细菌的毒力最重要; 细菌毒力包括侵袭力(细菌繁殖扩张能力)和毒素。 4.毒素分类:外毒素、内毒素 内外毒素的区别: ①来源:“外阳内阴”,外毒素主要G+;内毒素主要G-; ②释放方式:“外活内死”,外毒素生活状态下释放内毒素死亡裂解释放 ③化学成分:“外蛋内糖”,外毒素蛋白质内毒素脂多糖、外膜蛋白 ④抗原性: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可以脱毒成类毒素;内毒素则不能。 5.几个概念: ①菌血症:细菌入血,尚未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②毒血症:细菌不入血,外毒素入血; ③败血症:细菌入血,并产生毒素; ④脓毒血症:细菌入血并大量繁殖,形成化脓病灶。 6.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物质; 7.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特异性抗体 病原性球菌 一、葡萄球菌: 1.致病力:血浆凝固酶; 2.是目前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3.葡萄球菌能分泌肠毒素,作用于肠道神经细胞,引起呕吐、腹泻,引起急性金葡菌肠炎; 4.葡萄球菌能分泌表皮剥脱毒素,能引起剥脱性皮炎。 金葡菌肺炎的致病力是血浆凝固酶; 急性金葡菌肠炎的致病力是肠毒素。 二、链球菌: 1.最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可导致急性肾炎、风湿热、猩红热; 2.致病力:M蛋白。 三、肺炎球菌 1.致病力:荚膜; 2.肺炎球菌能引起肺炎球菌溶血素,引起发热和炎症; 3.肺炎球菌含有神经氨酸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