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17班 班会教案
高一(17)班主题班会教案
一、主题: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二、班会目的:
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三、召开时间: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班会课
四、参与人员:高一(17)班学生与班主任
五、主持人:段建宇
六、前期工作:关于一中校门口发生的学生打门卫事件材料、撰写教案、查找资料、制作PPT。
七、主题班会具体过程:
1、主持人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班主任宣读一中校门口,韩某某殴打门卫事件的大体过程,然后主持人就此事件,组织班中四大组进行讨论:面对此类情况,作为一名一中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做?
2、各组同学积极发言。
3、主持人:今天班会主题《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4、主持人:电梯里的镜子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你认为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5、主持人: “这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当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6、主持人:有一天,有个白人在沙滩上日光浴时睡着了。当她醒来,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附近的一家餐馆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她自言自语道:“Do not impose upon others what you do not desire yourself.”。她在之后给国家的总统写了一封长达1万字的信,促使政府改变了政策。“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道理!
7、主持人: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请你给A一句忠告: .
主持人:别光顾笑话别人,学会理解他人的心情,尊重他人感受
8、主持人:讨论
(1)、结合本班的情况说说有关“起外号”的现象。并谈谈你做为“受害人”的感觉。
(2)、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我可不喜欢别人这么待我!)
(3)、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反思一下我曾经是否也这样对待过别人)
9、主持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看人。
10、主持人:“学会欣赏 与人为善”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出几分美感。
看一棵树,看花,看叶,看枝干,左看右看,只要你带着欣赏的眼光,带着审美的心情,总能在一棵极普通的树上发现美来。看人也是这样。
11、全班一起朗读诗: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换个角度,心中一片天 别人也许是对的, 不要让自己受执着的困惑, 便能了解万物,欣赏及认同世间一切。
己所不容,勿施之于人,
要求别人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
闭门常思己之过,才能不断进步。
多宽容别人,必能换来真诚和友谊。
12、历史故事:
(1)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主持人:因为张英用一首诗教育了自己的家人,家人学会了宽容,而邻居在张英家人的宽容态度面前,也惭愧醒悟,最终大家都做出了宽容对方的举动。
(2)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主持人: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