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拓跋职官初探.docVIP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拓跋职官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拓跋职官初探,北魏文成帝,魏文成,魏文成帝,历代职官表,南海一职官窑校区,清代职官品级简表,清代职官年表,民国职官年表pdf,宋史职官志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见拓跋职官初探 张庆捷/郭春梅 【专题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专 题 号】K22 【复印期号】1999年05期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京)1999年02期第57~69页 【作者简介】张庆捷,1954年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郭春梅(女),1957年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南巡碑》是北魏文成帝于和平二年(公元461 年)南巡时所立的颂功碑,也是现存最早的北魏官方碑刻。有关该碑的详细报告已于去年发表(注:参见张庆捷《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碑文考证》,《考古》1998年第4期。)。由于体例所限, 报告中未能对碑载职官展开研究。在该碑残存的280余位随从大臣的官号中,有不少鲜卑拓跋部官号, 如折纥真、斛洛真、羽真、内行内小、内行令、内三郎、内行内三郎、内阿干、内都幢将、内小幢将、三郎幢将、雅乐真幢将与贺浑吐略渥等,在《魏书·官氏志》皆不见记载。虽然有的官号也偶见于《魏书》诸卷,但多数官号从未见于史册。北魏前期官制世称不详,主要原因就是资料匮乏。如今有了这批珍贵资料,碑史相校互补,毫无疑问,对深入研究北魏前期官制及其渊源嬗变、特点,均有极重要作用。故不揣浅陋,勉力探讨,谬失疏漏之处,还望方家补正。 ????  折纥真 ????“折纥真”在残碑中共见8个,均在爵位或姓氏之前, 可见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职官名称。为便于考证,将有关条文转录如下: ????1.鹰扬将军北部折纥真宣道男泣利傉但 ????2.左卫将军南部折纥真单子李敷 ????3.宣威将军主客折纥真俟文步六子 ????4.建威将军□□折纥真建德子独孤平城 ????5.游击将军内都坐折纥真曲梁子叱奴也 ????6.宣威将军折纥真直勤□ ????7.中都坐折纥真 ????8.外都坐折纥真 ????以上8条中,第5、6、7、8条因碑残而不完整。北魏前期, 鲜卑官职带“真”字者很多,《南齐书·魏虏传》叙拓跋职官,举事例曰:“国中呼内左右为‘直真’,外左右为‘乌矮真’,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檐衣人为‘朴大真’,带杖人为‘胡洛真’,通事人为‘乞万真’,守门人为‘可薄真’,伪台乘驿贱人为‘指竹真’,诸州乘驿人为‘咸真’,杀人者为‘契害真’,为主出受辞人为‘折溃真’,贵人作食人为‘附真’,三公贵人,通谓之‘羊真’。”这些官职,皆在词尾带一“真”字,碑文中的‘折纥真’,显然与上述“××真”相同,也是职官名称。 ????折纥真究竟是何官职?史传碑碣没有任何线索可导。检阅史籍,碑中所见折纥真诸人,唯“左卫将军南部折纥真平棘子李敷”有传。《魏书·李敷传》:“敷性谦恭,加有文学,高宗宠遇之,迁秘书下大夫,典章要切,加前军将军,赐爵平棘子。后兼录南部,迁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北史·李敷传》记载与此大致相同。两书均未记“南部折纥真”一职,却将“左卫将军”误记为“前军将军”。由两书本传观其升迁过程,是先迁秘书下大夫,加前军将军,赐爵平棘子,“后兼录南部,迁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但以之对照碑文,只见“左卫将军”之号和“平棘子”之爵,却无“散骑常侍”之职和“南部尚书”之职,说明此时他还不是散骑常侍和南部尚书,而是正处在“赐爵平棘子,后兼录南部”的阶段,在此阶段,由碑文知,他的具体职务是“南部折纥真”。 ????需特别注意的是,碑文所记为其和平二年三月之职,但至迟于同年五月,他就升为南部尚书。《魏书·高宗纪》:和平二年“五月癸未,诏南部尚书黄卢头、李敷等考课诸州”。由三月到五月,仅过两月,李敷便由“南部折纥真”迁为“南部尚书”,可证南部折纥真是仅次于南部尚书的一个要职。 ????该要职相当于汉族什么职务呢?由他先任秘书下大夫,后兼录南部分析,“折纥真”很可能相当于汉族“下大夫”或“大夫”之职。北魏前期,大夫是主持尚书省曹务的要官,《魏书·官氏志》:天兴二年(公元399年)三月,“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曹,凡置三百六十曹, 令大夫主之大夫各有属官,其有文簿,当曹敷奏,欲以省弹驳之烦。”虽然其后尚书省内部设置屡经变革,但大夫一直是其要职。“下大夫”不知何时设置,检之史书,下大夫同样也是尚书省要官,诸部曹或设下大夫,或置大夫,不见并置之例。从“下大夫”或“大夫”迁“尚书”的例子俯拾即是,如碑文中的“高都公慕容白曜”,就是由北部下大夫升为北部尚书的。《魏书·慕容白曜传》:“高宗即位,拜北部下大夫,袭爵,迁北部尚书。”《魏书·王嶷传》:“(王嶷)少以父任为中书学生,稍迁南部大夫。高祖初,出使巡察青、徐、兖、豫,抚慰新附,观省风俗。还,迁南部尚书。” ????下大夫或大夫不独是南、北部要官,而且也是三都坐之下的要官,由下大夫升为三都坐大官的例子也有。如《魏书·沈文秀传》:“显祖重其节义,稍亦加礼之,拜为外都下大夫。太和三年。迁外都大官。”以上事例皆证明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